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白先勇忆白崇禧 父亲的影响想逃也逃不了

从虚构到非虚构写作,民国史的大架构一直在其中要访问白先勇,得先跟上他紧凑的工作节奏。记者循着演讲海报的信息,从台北追到台中,再从台中追回台北。长居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小镇,短期回台的白先勇行程安排得很满,为新书《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往返各地演讲,为台湾大学的学弟学妹开设《…

从虚构到非虚构写作,民国史的大架构一直在其中




要访问白先勇,得先跟上他紧凑的工作节奏。记者循着演讲海报的信息,从台北追到台中,再从台中追回台北。长居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小镇,短期回台的白先勇行程安排得很满,为新书《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往返各地演讲,为台湾大学的学弟学妹开设《红楼梦》通识课。所到之处,各地读者,旧雨新知簇拥而来。77岁的白先勇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跟识与不识的来访者一一热情招呼,对排起长龙索要签名的粉丝,也是有求必应。而记者的采访,倒变成了“缠访”,只能在他稍得清静的小憩时段,见缝插针进行,话题就从他近年的历史写作谈起。

“其实,我对历史的兴趣,一直就有。我的小说写作,自觉不自觉都有历史意识在。像《台北人》系列小说,背后有一个大架构,就是民国的兴衰。”白先勇说,文史一体,是中国特殊的文学传统,他清楚记得,他在台湾大学念大一国文时就是念《史记》,别的都没念。“最好的历史著作,像《史记》、《汉书》,也是一流的最新文化资讯作品。诗歌从屈原到杜甫,都在写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明清戏曲与传奇的很大一部分,都写的是兴衰。”这样的文学传统,在白先勇的写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他的小说多每借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物故事,写出历史兴替和人事沧桑。“如果把《台北人》和《父亲与民国》连在一起看,你可以看出互相照应的血缘关系。”

《父亲与民国》是2012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之上卷,下卷为《台湾岁月》,共由约600幅珍贵历史照片,以及白先勇撰写的10余万文字构成;近日出版的《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与历史学者廖彦博合著),则通过寻访耆老,搜集湮没史料,还原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后,时任国防部长的白崇禧奉命来台平息事件,制止军警滥捕滥杀,采取宽大政策安抚民心的关键16天。

白先勇坦言,从小说写作转到历史写作,其实“很吃力”。小说是用虚造的人物,象征的手法,捕捉一个时代的精神。而历史写作则必须一句句都要有根据,“人物、事实,都不好有偏差的。”

因为自觉缺乏严格的史学训练,白先勇一直希望能由别人来为父亲写史,可等来的几本与白崇禧相关的书,“我都不认识那个传主是我父亲,面目全非。”只好亲自动手。

从梳理档案到口述访谈,把被掩盖的历史真相还原回来

“在我有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一定要把我父亲所做所经历的事实搞清楚。”

白先勇告诉记者,身为陆军一级上将的父亲白崇禧,其军事生涯从武昌起义开始,指挥过北伐、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许多重要战役,他的一生也是民国史的一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白崇禧做的很多事情被掩盖掉了,或者曲解了。“因为蒋介石猜忌我父亲的关系,台湾方面是有意识地抹杀,所以我现在要把他真正做过的事情,他的为人还原回来。”

那么,如何保证客观性呢?

白先勇坚持用材料说话。《白崇禧将军身影集》是图传,用历史照片还原历史场景。《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则运用各项档案、电报、函件,以及相关当事人的日记与口述访谈记录,重建白崇禧奉命来台宣慰善后的前因后果。

白先勇告诉记者,其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料搜集不易,找到了还要费一番工夫去辨识。由于缺乏史学训练,他独力做《白崇禧将军身影集》时非常吃力,照片上的人要一个个认,殊为不易。而《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有青年历史学者廖彦博的加入,两人合作互补,工作起来就轻松多了。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现代历史上最惨痛的悲剧,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至今仍未消散。“事件过去67年,很多当事人不在了,所以我赶快要做,再不做,这些人就都走了。很幸运碰到几个还在。”其中一位88岁的蔡锦文老人,当年仅21岁,已被绑赴刑场,幸得白崇禧制止滥杀的命令及时到达,才捡回一命。“这样获救的人,当时很多。我父亲也因此在台湾民间有很高的声望,这也让蒋介石对他更为猜疑,派特务24小时监控,同时将父亲的历史,如北伐、抗日的军功,当然也包括‘二二八’后来台宣慰的成绩,消灭抹杀。”

白先勇并不讳言,为父亲写书,一定是为父亲讲话的,“你骂你的父亲就不必写了”。不过他也强调,“我跟我父亲处了这么久,我应该最了解他,比起别人更能看清楚他的优缺点,我也不会为他特别忌讳啊。该写的照写。”

而合作者廖彦博则表示,白先勇其实很鼓励他去还原历史的真相,没有一面倒去替白崇禧说话,对白不利的材料也放进书中,并不是说不处理,或者回避。

在白先勇看来,虽然史观与史实是两回事,可以各有各的史观,但事实只有一个。历史就是真相,不是真相就不是历史,“在我有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一定要把我父亲所做所经历的事实搞清楚。”

一些关于他父亲的不实传言,也是他要澄清的。比如,曾有前台湾情治人员出书称,白崇禧是被蒋介石派人毒死的,“这是胡说!”白先勇说,“我父亲有心脏病,他是自己死的。”

从远离到继承,父亲的影响想逃也逃不了

无论西方还是中国的文学,父亲的形象每每是用来被反抗的,故有“弑父情结”之说,但对比白先勇的作品,父亲或父辈,却多以引领者的形象出现,比如《孽子》。这与白先勇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

“父亲对我很好,所以没有跟他对着干。”十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的白先勇是跟父亲关系最好的一个。“我们家是以读书成绩来排家庭地位的,所以我就拼命念书,书念好了,我爸爸就不来找碴了。”白先勇笑称自己是用读书成绩把父亲“蒙骗”了,让他看不到自己的很多缺点。兄弟们没少挨父亲的打,白先勇却极少听到父亲的重话,除了一次:“父亲让我替他寄封信,我放在桌子上两天都没有寄,父亲看见了,说,你这小子,为人谋而不忠!我一下子脸都红了。”

父亲是严父,白先勇少年时对父亲的印象就是,总穿着戎装,骑高头大马,来电话就是问学习成绩。“他最怕我们成为纨绔子弟”,不给小孩子零花钱,不准骂佣人,不让家人坐他的公务车。“坐汽车是特权啦,他不要我们有这种特权的想法。我中学大学都是骑脚踏车上学的。当时会觉得他的教育偏严了。”

如今,白先勇也到了父亲晚年的年纪,对父亲的理解跟写《孽子》时已大为不同,“从前年纪轻,就想离父亲远一点,不要像他。但年纪大了,不自觉地,却越来越像他,照起照片像他,做事情也是说到做到,一专到底。所以我觉得人的家庭遗传很可怕,你逃不了的。这是年轻时没有想到的。”

白先勇跟父亲的最后一面,是在松山机场,1963年1月的一天,他要飞赴美国留学,父亲一直送他到飞机下面,留下了父子俩最后一张合影。“当时,我母亲去世不久,父亲很哀伤,我也是,隐隐觉得这是生离死别。果然,两年后父亲去世,我没来得及赶回来见他最后一面。”

“父亲也跟我讲过他的往事,相当多,但现在看来是不够,因为我当时还不太懂,也没有记下来。现在想来非常遗憾。当我在美国开始懂事的时候,想等回来问他,已经来不及了。”

接到父亲离世的消息,白先勇第一感觉不是悲痛,而是肃然起敬,因为“这是英雄之死”,悲伤是后来慢慢上来的。在为父亲整理传记的过程中,他更深地理解了父亲的理想、担当和隐痛,大传尚未完成,工作还在继续,“让我父亲对历史有一个交代,我对我父亲有一个交代。”

从复兴昆曲到解析“红楼”,对中国文化的兴衰一向很在意

《止痛疗伤》一书的执行主编项秋萍与白先勇合作多年,在她眼里,白先勇是“天下第一等的绝顶聪明人”,做事有效率,想得深远,能够规划一个很大的架构,又很重视细节,而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为了他自己,他最擅长的是搭建平台,用自己的热忱带动同道一起成就一项事业,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台大同学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等创办《现代文学》,涵养了一个时代的杰出作家群,时下台湾文坛的许多成名人物如王祯和、施叔青、陈映真、七等生、水晶、於梨华、李昂、林怀民、黄春明等,皆发轫于此;当他把热情用到了昆曲上,又结合大家的力量,做了一个复兴昆曲的平台。他为父亲写传,亦带动两岸学界把民国史上不清楚的部分给挖掘出来。

虽然重心已经不在昆曲上,但一提起昆曲,白先勇依然意兴盎然,“我一向对中国文化的兴衰是很在意的。当时看到昆曲的衰微,就希望把它复兴起来。”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些年,青春版《牡丹亭》演出超过200场,北京大学的昆曲中心已运作五年,现正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也相继开起了昆曲课。“昆曲在校园扎根,学生起劲得不得了,在台大讲座有2000多人报名,只能选四五百人入场。《牡丹亭》在北大演了三轮,2000多人的剧场坐得满满的。”他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事关文化认同,“这是要紧的。”

虽然已于1994年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教职上退休,白先勇仍然孜孜于往返各地校园播撒文化的种子。此次由美国返台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台湾大学的学弟学妹们开设《红梅梦》通识课程,每周一期,共十六讲。限额400人,报名来了2300多人,最后只能电脑抽签。记者在讲堂现场看到,前来“蹭听”的城中文化人颇不少,来得稍迟的学生只好加座了。

“蓸雪芹是我‘师父’。我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看《红楼梦》,看了一辈子,它一直是我的枕边书。”白先勇作品的叙事风格,受《红楼梦》影响甚深。他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红楼梦》是代表性课程,一讲就是29年。以小说家、文学家的身份讲“红楼”,白先勇更注重写作上的解构,并旁征博引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等西方经典,为学子们提供与别不同的解读门径。“我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还看不看《红楼梦》?我要求他们上课前要细读。希望让他们先感兴趣,慢慢年纪大了,会懂得更多。”

“和学生们在一起,他青春的热情又回来了。”项秋萍说。两个小时的课,白先勇站着讲完,毫无倦意。讲到高妙处,不时击桌赞叹。一下讲台,立即有出版人迎上来邀约出书,《红楼梦》讲稿要的,《父亲与我》也要的。白先勇以招牌式的伉爽笑声回应:“我又要被绑住了?退休后比退休前还忙!”

那,累吗?“兴奋!”白先勇说,他保持良好状态的秘诀是:练气功。

更多精彩

太原免费发布分类信息网 http://ty.kaihuangzhe.com/



(文化责编:赵雅敏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