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李零:大家都在抢占“道德制高点”

李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您在《环球同此凉热——我的中国观和美国观》一文中说了不少“反美”的话,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界多少有点“不合时宜”,比如您说到“什么最普世?美元、美军最普世”。您怎么看普世价值这个“道德制高点”?李零:我不属于你说的那…

李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

您在《环球同此凉热——我的中国观和美国观》一文中说了不少“反美”的话,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界多少有点“不合时宜”,比如您说到“什么最普世?美元、美军最普世”。您怎么看普世价值这个“道德制高点”?

李零:我不属于你说的那个“知识界”。

“反美”是个帽子。我的“美国观”是什么,原文很清楚。我反对的是美国的三大利益集团以及它们的政治代言人,而不是美国人民。我有很多美国朋友,我知道,他们深爱他们的国家,他们最怕美国毁在布什这样的战争狂人手中。我也一样。

什么叫“道德制高点”?我来解释一下。第一,道德是一堆好词,谁都可以接受,你总不能跟好词作对吧。第二,好词都很抽象,可以随便解释,谁抢占了解释权,谁就是“道德化身”,谁反对这个“道德化身”,谁就是反对全人类。这是个圈套。我是为了解这个套,才说“美元、美军最普世”。我这么说,也是为了反洗脑。

洗脑是冷战的产物。它的特点是先声夺人。先声夺人就是为了抢占道德制高点。比如“冷战”一词是美国人发明。他们说,世界不安宁,都是因为苏联跟西方搞冷战,但冷战的发动者是谁?正是英美。北约成立在先(1949年),华约成立在后(1956年),谁先谁后,谁攻谁守,很清楚。丘老汉的“冷战宣言”更早。1946年,二次大战刚一结束,他就宣布,苏联的铁幕已经落下。他把你铁桶合围,让你出不来进不去,非说你拿“铁幕”自个儿罩着自个儿。“铁幕”这个词就是他的发明。

坦白地说,我看了您写的很多文章,却很难将您准确定义在国内任何一个思想派别之内,您的“主义”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您怎么看国内定义派别的这些标准,比如,一个自由主义者必须反“革命”,一个民族主义者必须反西方。

李零:我不知道国内都有哪些思想派别,也没考虑过加入其中哪一拨。你问我的“主义”是什么,给了个选择性答案。你提到的标准,在我们这个知识界已成“常识”,但我根本不认同这种“常识”。“自由主义者必须反革命”吗?我猜,“反革命”大概是指反共吧?我们这个世界,反共分子很多,希特勒、墨索里尼、佛朗哥、蒋介石、李承晚、吴庭艳,还有日本法西斯,他们都反共。他们可不是什么自由主义者呀。“民族主义者必须反西方”吗?这话最好反过来读。“我”是西方。你反对“我”就是反对“普世价值”,你反对“普世价值”就是狭隘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自私自利,以邻为壑,歧视别人,欺负别人的民族主义,我当然反对。但我说过,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民族主义”一词,经常是被用来定义非主流国家,基本上是个骂人、打人和杀人的借口。其实,你不是想查明我的立场吗?我这本小书就是回答。

第一,在咱们这个国家,我坚决反对任何共产党员、国家公务人员,借改革、开放、发展的名义,圈地圈钱,疯狂掠夺人民,最后把国家推向灾难的边缘。

第二,我也反对任何知识分子为这些为富不仁的人歌功颂德,拐弯抹角找借口,帮这些社会蛀虫把国家吃光分尽,然后嫁祸于他们“啃烂的大苹果”,在中国发动“墨吏花革命”。

第三,我更反对美国和它的盟友,为了它们所谓的国际秩序,在全世界到处寻找利益代表,挑拨是非,制造混乱,用战争手段和金融手段,祸害全世界。

现在,不少人都认为,“革命”就是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就是洗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零:最近,杨奎松写了一本讲知识分子的书,叫《忍不住的关怀》。他特意挑了三个非共人士作代表,讲他们如何对待思想改造。腰封上有“投诚?叛国?跟党走?”三个提示语。其中第一位是张东荪。戴晴说,张东荪对北平和平解放有大功,共产党却反而整了他。读她的书,很多人会说,与其现在,何必当初,你别了司徒雷登,还不是迎来了尼克松,人家张东荪真有先见之明。杨奎松认为,戴书不客观。他要解释的是,为什么就连最有骨气的知识分子都扛不住共产党“洗脑”。戴书、杨书,我都得到出版社赠书。二书都引用了张东荪的民盟老同志叶笃义先生的回忆。最近,我不但读了他的回忆录,还读了他弟弟叶笃庄先生的回忆录(待刊)。我觉得,张东荪可不是一心搞学术的书生,他游走于国、共、中、美之间,想挑一条中间道路走,更像古代的苏秦、张仪。有人说他是“押四宝”。叶笃义先生说,朝鲜战争期间,张东荪给美国递话,主要是他判断,中国肯定打不过美国,蒋介石回来,没他什么好果子吃。他是因此而获罪。张案,以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言,真是罪很重而罚很轻。他不但没蹲监狱,还照样在北大教书,在文史馆当馆员。叶笃义先生比他受的罪可大多了。这两位叶先生都不是共产党员。解放前,他们都参加过抗日,都参加过反蒋。解放后,他们都被打成右派,都蹲过大狱。叶笃义先生在秦城关了四年多,出狱后反而加入共产党。他的回忆录叫《虽九死其犹未悔》。叶笃庄先生是研究达尔文和农学的大专家。1958年被秘捕,一关就是十八年。叶娃是我的好朋友。她写过一篇《又见父亲》,发表在《群言》杂志上,非常感人。1976年,她终于在安徽怀远荆山湖渔场见到她离别了十八年的爸爸。叶笃庄先生说,尽管受了这么多罪,但“对这个国家,他仍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叶娃十分不解。她说,国家都成了这个样,还怎么爱法?“父亲给我的回答非常简单,他说你们没做过亡国奴。”他们都没有因为他们的“关怀”而后悔,没有因为他们参加过的“革命”而后悔。

我这个集子,最后一篇是谈北大校史。这部历史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历史选择。我说了,“同样的历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李零 道德制高点 反美 主义 革命 2014年04月02日 09:3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