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苏更生:人生最难的是拥有自由时间

傅惟慈先生家住北平四根柏胡同,近赵登禹路。四根柏大概指此处有四根柏树,其中两根在傅惟慈家的院子里,还有两根不知道在哪。这座四合小院是傅家祖产,年轻的傅惟慈从后母手中接来,一住60多年。傅惟慈是翻译家,代表译作有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格雷厄姆•格林的《问…

傅惟慈先生家住北平四根柏胡同,近赵登禹路。

四根柏大概指此处有四根柏树,其中两根在傅惟慈家的院子里,还有两根不知道在哪。这座四合小院是傅家祖产,年轻的傅惟慈从后母手中接来,一住60多年。傅惟慈是翻译家,代表译作有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格雷厄姆•格林的《问题的核心》与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大多都在这座小院里翻译的。

到晚年,傅惟慈爱热闹,隔几月就在小院里开Party,邀请年轻朋友来院中烧烤。我也去过几次,来玩的多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我们笑说用傅惟慈的岁数除以三还不到我们的年纪。仲夏夜,我们坐在院里,吃肉,冰镇的北冰洋饮料成箱搬来。院子里除了柏树,还有一柱高大的合欢,几只猫趴在屋顶或院落听我们聊天,聊得最多的是文学。

傅惟慈说话偶尔夹带英文单词,他说老了,学的外语快忘了。其实没有,虽然身体多病,但他思路清晰,记忆力也好。我们聊起毛姆是严肃文学作家里最通俗的,小说销量好。傅惟慈说,也不是通俗,他这个人老派。我当时很奇怪,一位九十岁的人跟你说别人老派,这多少有点怪异吧?我心想你自己才老派好不好。

他问我,你看谁的书文学启蒙?我说我说毛姆呀,多有名。他顿时很兴奋,好像发现了文学同好,跟着说:我也是啊!我想了想说,我是看你翻译的毛姆文学启蒙的。他大笑,非常高兴。

他是喜欢与人聊文学的,年轻时本想当作家,但因为政治和社会环境,便转向翻译。傅惟慈讲求阅读趣味,还爱读侦探小说,尤其偏爱毛姆和格林这类会讲故事的作家,翻译的也多是这类作品。然而奥威尔的《动物农庄》不是,只不过当时好友董乐山邀他翻译此书。他虽应允而作,却不太喜欢。这种政治指向太强的小说不合符他的脾性。

我们聊的最多的是毛姆与格林。我说毛姆这厮真刻薄,简直恶毒!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年轻时刚到伦敦很穷,某篇小说拿了毛姆文学奖,用奖金租房。她写信致谢,毛姆回信:首先,他与整个评选无关;其次,他没有读过莱辛的小说。最后他刻薄地说了句:“你一定经常写这些讨生活的信感谢别人。”傅惟慈听完大笑着摇头说,“这个毛姆!哈哈,格林不会这样的,他是Gentleman”。

格林虽是严肃文学作家,但也写过很多消遣小说。有天聊起格林的惊险小说,他问我喜欢哪本。他翻译的书实在太多,其实我也记不全。我说《一只出卖的枪》,很好看,你看过吗?他说看过啊,是很好看,还是我翻译的啊!我有点窘迫,他却没因我记不清他的作品而不快,反而大笑。与他聊天,让我始终觉得格林与毛姆不是已进入文学殿堂的大师,而是相识的熟人,可以品头论足。我想是他把这些作家带到了我身边。

傅惟慈偏爱格林,大概是更认同他的人生态度。格林理解人性,说爱的本质是有了解别人的愿望,但因不断失败,这种愿望很快死亡,变成了痛苦、忠贞和怜悯。

他曾写过自己读到格林是“文化大革命”的前两年,那时他被分配到资料室打杂,整理资料、分发报纸。资料室囤有上百本外国小说,傅惟慈负责检查其中有无“不妥”内容。他在这里读到《问题的核心》,小说讲的是一个身处绝境的人的心路历程。他写,“当时在资料室里工作,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内心很苦涩、很灰暗,读到这本书当然感触很深。”

格林的小说大多都是悲剧,其实他不喜欢悲剧。傅惟慈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就像鸵鸟一样,宁愿把头埋在沙子里面,但人生路上到处都是陷阱,不管如何谨慎,还是有走到绝路的时候。

有时我遇到人生困难,也会说给傅惟慈听,他以罗素为榜样告诉我:人生的动力有三:对知识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无穷的怜悯。希望我要有追求,不要老陷入坏情绪。但我反驳说,罗素懂什么!他多有钱啊,大贵族,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又笑着点头,说也是,他不明白生活的难处。他不会怪我说话直率,没有礼貌。他说,人生最难的是拥有自由时间。自己活到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他年轻时囿于环境,也翻译过不少官方指定作品。他说现在看来没有价值,浪费时间。

傅惟慈晚年生活幸福,儿女孝顺,四世同堂,但衰老不可避免地让人寂寞。或许是这样,他喜欢和年轻人在一块,也渴望知道外界对他的评价。去年有青年译者李继宏出书,称自己的译本最优秀,并给老一辈翻译家如傅雷等人挑错,其中也有傅惟慈。

他很少上网,又好奇出了什么事。打电话来,让我把李继宏的文章打印出来带去。《月亮与六便士》中,傅惟慈将法语“可颂”译为“月牙形的面包”,李继宏说这就是羊角面包,翻错了。傅惟慈看完说:“可是我30多年前翻译的时候,还没有羊角面包这个词啊!”看完他把文章放在一旁,没有再看。而后几次聊天,他又提到这事。我想他还是略微有些介意。他觉得这不算错,自然不愿被误解。

傅惟慈译笔常被人称赞“通畅”,他不以为然,说这是翻译者最基本的教养,谈不上优点。他平素说话会说“文学”、“流浪”这种稍文雅的词语,但他的译文里却都是大白话,没有文艺腔。他的中文是妥帖的,让极俗又极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恰到好处地服务于小说叙事,不卖弄词藻。

有时他感慨自己是享乐主义者,只能搞翻译,做不了学问。其实他一生爱旅行、爱收集古董钱币,腿脚还方便时,自己背个包就出门旅行。他所谓的享乐,就是读本好书、看部好电影、去好看的地方玩。后来他走路不便,就在家中看书。除了经典文学作品,他也喜欢看时下作家写的小说,发现好书总是很兴奋地推荐给朋友。几次联系我,开口便是某书很好,你要看看。过了段时间怕我忘了,又打电话来说我有书,你来拿。有不出名年轻作家送来稿子,他也会复印出来,散给大家看看。

不聊文学的时候,我们就讲八卦。有天他神秘兮兮地问我们的一个朋友是不是同性恋?我说是的呀,很明显是女同性恋。他笑说我也觉得,之前我还介绍过一个女孩子给她认识,也是同性恋,不知道会不会谈恋爱。他挤眉弄眼,带着“看我猜的没错吧”的狡黠。我们又笑嘻嘻地八卦那谁条件那么好干嘛还单身啊?那谁这十几年换十多个女朋友是不是太勤啦。

去年腊月二十六,我去他家看电影。我们坐在东厢房看《肖邦传:一曲难忘》,黑白片,很闷。屋内很安静,但我老听见有咕咕咕的声音,像煮水。我四处张望,后来发现是他的呼吸声,他气管不好,现在越发严重。他专注地看着电影,像听不见自己的呼吸声。走的时候,他问我最近有什么好小说看,我说门罗写的很好。他说,哦,我知道,李文俊翻译的。我没看过,你给我带几本。我说好,过完年给你送来。那晚离开时有劲风,我走出四根柏胡同,裹紧衣服低头顶风疾走,想起他的呼吸声,觉得很难过。

今年立春后,天气变暖。我买了《门罗全集》准备给他送去,开了春可以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半月前,我去赵登禹路吃午饭,想着正好去看他,但怕他午睡,书也没带在手上,就没有敲门。三月十六日,我在睡觉,被电话吵醒,那头友人说:傅惟慈去世了。我愣住半响,消息在脑袋里转了几圈,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当时我呆坐在床,那套《门罗全集》还搁在大门旁的鞋柜上。我想这几本书大概只能放在这,再也送不到四根柏胡同了。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苏更生 傅惟慈 翻译家 毛姆 2014年03月25日 15:0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