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阎连科:当下中国作家的想象力已被现实炸裂

作家有多大的想象力都无法超越现实本身的疯狂、炸裂和传奇。终于到了这一天,现实的荒诞和作家的想象赛跑。我内心一直充斥着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问题。我在河南农村长大,小时候经历了太多的神秘。直到今天我还经常想起一件事情,是少年时去深山区我姑姑家发生的。姑姑家门口有一棵几个…

作家有多大的想象力都无法超越现实本身的疯狂、炸裂和传奇。终于到了这一天,现实的荒诞和作家的想象赛跑。

我内心一直充斥着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问题。我在河南农村长大,小时候经历了太多的神秘。直到今天我还经常想起一件事情,是少年时去深山区我姑姑家发生的。姑姑家门口有一棵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皂角树,关于这棵树,有很多神秘传说。有一天,传说变成了不可思议的现实。午夜时刻,听完一个老人讲故事,我和哥哥一起回家。路过皂角树下时,一块碗大的石头从树上轰隆落在一旁的草房上,紧接着是第二块、第三块。这些石头从黑暗的树上滚落到我们身边,我和哥哥撒腿就跑,还可以感到石头在后边追着我们滚动。后来,姑父提着马灯去找,没有发现任何痕迹。但我和哥哥都确定这不是幻觉。

这些经历,也许对我作品中的“神实主义”会有些影响。

我很少描述光明与团圆,因为我从没相信过任何大的理想和图景。

有人问,为什么你的小说都是关于权力、饥饿、革命和性?因为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少年记忆。其实在我的小说里,更多的是革命、推翻或打碎,我很少描述关于建立新世界的光明与团圆。这是因为现实中,我从没相信过任何大的理想和图景。你看,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来源于一段又一段的革命。没有经历过的人大约不知道,我们今天的一切语言方式、行为方式,都跟当年的革命密切相关。可以说,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告别革命。

知青下乡时,我才十几岁。今天我们谈论知青的悲剧时,没有看到另一群人的悲剧——农民。知青下乡是一代人的悲剧,但农民是世世代代的悲剧。我们要承认这个客观的不对等。《我与父辈》出版后,里面关于知青的看法引起争议,但我只是想说我所看到的和体验的。

那时候,农村真的太苦了,我一门心思想当兵,想进城,想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后来,我如愿进了军队。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让我对权力的认识比别人更为深刻和复杂。在写作最初那几年,对究竟这一生是写作还是去当官,我有过惶惑。有一天,军长出外学习回来,他在家属区走来走去,黄昏时对身后的参谋交代了几句话。次日凌晨,军机关的人发现家属区所有的鸡、鸭、鹅都被毒死在院子里。每个军官都沉默如死,然而出操时,每个人又都向军长敬礼和微笑。当然,军长毒死家禽是因为他想让军营更像个军营,而不是人的生活区。但这桩事情太过残酷了,它使我突然觉得权力的无意义。因此,我决定还是长久、一生都回到文字的温暖中,我在写作中对权力也有了一种新的审视和打量。

我想,上世纪80年代是我们国家巨大的一个转折点,充满理想和浪漫。很多人怀念80年代,是每个人都在怀念青春和理想。每个人都在美化自己的青春时代。

每个人都患有精神上的群体盲从症。

现在的我只想平静地过日子。每天六七点起床,写作两个小时。写作之余,我到大街上打眼一看,每个人都患了集体的精神匆忙症,脚不沾地地往前奔,无非就是到前面喝杯咖啡。这也是我在《炸裂志》里所描绘的人们:每个人都患了某种精神病,都被无意识的匆忙所控制。如同人人要赶车、人人都害怕追不上列车,但这趟列车要去哪,谁也不知道。也如我们走到一个精神病院,所有人都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里。

我的写作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被禁、被争议,好像是走在一条没有光的胡同里。但我相信,对现实的讽刺和批评,其实也是一种正能量。就像医生告诉你生了病,你能说这个医生是负能量的人吗?为什么要把正和负分得那么明白呢?

2011年,我在北京丰台区花乡世界名园小区(711号园)过了一段梦一样的日子。不过也真是一梦而已了,什么刻骨铭心的记忆都来不及留下,那里已经被拆光了。我自认非常懦弱,从青少年时期一直到军队生涯,从面对艾滋病村到面对拆迁,再到面对书出版的争论和禁止,我总是习惯性地妥协再妥协。但是我知道,身为一个小说家,至少得表达一点正直心。当下作家面临的政治风险并没有那么大。说实话,现在的作家随便写两集电视剧,也够满足生存了。只要有相对小康的生活,作家可以做得更纯粹一些。文不以载道,但可以载着一个人最淳朴的正直心。

能否对这个世界有独立的表达,更多的是人格问题。每个作家应该自问:就算有香港、新加坡那样自由的环境,你能写出好东西来吗?对世界虽然灰心,但我们还有写作这个出口。在《炸裂志》的写作中,我的态度是偏于轻松、幽默的。试图在写作中举重若轻吧。没有倒下——这算是我活了大半辈子的唯一收获。在这个世界上,你很清楚所有事情都不会改变,但人不倒下,人生就不太会幻灭。

我很怀疑自己的作品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抛弃。

一次春节,我们县的老宣传部长给我打电话,他直言:“阎老师,你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你根本不知道你在我们县威信有多低。”这时,另一个人把他的电话拿过去,说了一句“他喝醉了”。有时,连家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写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间放放多好啊。但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了。我不介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更在意自己对自己能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不应该要求留在土地上的人理解你。反过来,我们一定要尽量理解那里的人。如果作家失去了跟现实土地的联结,就不可能继续写作下去,也不会长进。尤其是我。我最亲的亲人都活在中国现实中,我自然不能逃开对当下现实的关注。

前段时间,我专门跑到电影院去看《小时代》,遗憾的是已经下线了。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喜欢它。不可否认的是,今天多数中国人已经被金钱和欲望所控制,无论城里人还是乡镇人。终于到了这一天,现实的荒诞和作家的想象通道赛跑了。赢的是中国的现实,输的是作家的想象力。你有多大的想象力都无法超越现实本身的疯狂、炸裂和传奇。

我很怀疑自己的作品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抛弃。这承担的不是政治风险,而是艺术风险。如果太贴近现实,作品没几年很有可能遭到淘汰。屠格涅夫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年他的《父与子》引起了左右派近两年的热烈争论,但今天人们更爱看托尔斯泰,看他作品里的人性和爱。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阎连科 作家 想象力 2014年03月20日 16:0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