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张翎:当代女性必须是心智上和经济上的独立

旅居加拿大的女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阵痛》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同《余震》一样,《阵痛》依然是写痛——家国之痛、女人之痛、生命孕育之痛、乱世中成长之痛,透过三代女人的命运,表现了母性的伟大和坚忍。近日有媒体问及她这样一个看上去很快乐的人,为何会特别关注黑蛇一样的血液怎样从人生的创…

旅居加拿大的女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阵痛》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同《余震》一样,《阵痛》依然是写痛——家国之痛、女人之痛、生命孕育之痛、乱世中成长之痛,透过三代女人的命运,表现了母性的伟大和坚忍。近日有媒体问及她这样一个看上去很快乐的人,为何会特别关注黑蛇一样的血液怎样从人生的创伤中流淌而出,张翎说:“我看起来很快乐吗?也许是因为我把眼睛所看到的疼痛都倾倒在小说里了,眼睛空了,就可以多少放置些希望。我和《阵痛》里的女主人公们一样,死于经历,却活于希望。”

我们这代人的位置,说好听点是“承上启下”,说不好听是“夹心面包”

问:从书名上就可以感觉到,《阵痛》涉及人生里的钻心之苦,您怎么看待“活着”这种状态里必须承受的千疮百孔?

张翎:我想《阵痛》这本书与其说是关于苦难经历的,倒不如说它是关于希望的,精髓部分还是希望在里头。最开始我想写一个关于生育的故事。乱世的故事是老生常谈,女人的故事也是老生常谈,但是我把女人生育的故事放在乱世这么一个框架里面,不知能不能够撞出一点新意。

问:这本书您构思了多久,写起来快吗?哪段写起来顺利,哪段写起来有些“煎熬”?

张翎:我不是一个特别快的写手,《阵痛》的灵感其实很早就埋藏在我的心底,把它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来,到开始安排采风行程,再到构思,再到数易其稿,这个过程大概有两三年吧。写得最顺的是第二章“危产篇”的结尾处,小逃在武斗的枪林弹雨里生下武生,而仇阿宝为所爱的女人勤奋嫂丧命街头的那一段。也许因为这是一段我所“亲历”的历史,与我本人有着近乎切肤之痛的感觉。而写得比较煎熬的是第三章《路产篇》里武生和杜克的情感纠结,书写太平年月里都市男女的情感纠纷向来是我的短处——我总觉得现代男女有些无病呻吟,我得说服自己耐着性子按着故事的节拍进入铺叙。

问:《阵痛》从1942年写到2008年,很多与您年龄相仿的作家都写过这种跨越几十年的作品,您这一代作家似乎拥有一种更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驾驭这种叙事。

张翎:像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肯定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老人,但是肯定也不再年轻,我们这代人被历史毫无商量余地地放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好听一点可以说“承上启下”,说不好听的就是“夹心面包”。

让女人隐忍和坚持下去的动力,不是男人,而是孩子

问:《阵痛》想必包含着您所亲历的一些痛苦,写这部作品也是为您自己止痛吗?

张翎:当我开始写《阵痛》的时候,觉得我有三重身份在里头——聆听者、亲历者和倾诉者。

问:《阵痛》里三个女主人公的故事很悲情,您的小说虽然写得克制,但触及到刺痛的伤口时,您自己会流泪吗?

张翎:不太会。写到最震撼的时刻,我反而会很沉默。我总觉得情绪的最强烈宣泄方式不是呼喊和哭泣,而是欲哭无泪的沉默。

问:您如何看待女人的命运?《阵痛》里的女人虽然活得辛苦,但她们也非常幸福,因为她们都遇到了非常好的男人,在这方面您是理想主义者吗?

张翎:她们的确遇到了好男人,但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却无法成为女人可以紧紧抓住的那双手。女人不是男人的整个世界,男人的世界里另有内容。而女人在日复一日的反复体验中,也渐渐习惯了不再把男人当成自己的一整片天空。她们不见得幸福,但是她们内心宁静坚忍,因为她们已经接受了男人缺席的客观现实,不再为此做无谓的抗争。给她们带来隐忍和坚持下去的动力的,不是男人,而是孩子。无论是怎样天塌地陷撕心裂肺的乱世,只要孩子在,希望就在。她们是依赖希望而活的一群人。从这个意义来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

问:演员演戏经常入戏,很长时间出不来,您写小说是否也会“入戏”出不来?

张翎:美国作家诺曼·梅勒在去世前接受最后一次采访时说:“我的每一本书都在进一步蚕食我的生命。”他是在讲作家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生命本身的损耗。我在写完一部小说的时候常常会陷入长短不一的低迷状态,仿佛生命的精髓被抽走了一部分,尤其是像《阵痛》、《余震》、《金山》这样的创痛性书写。所幸的是《阵痛》的结尾一章已经处在太平年月,最惨烈的疼痛已经在前面几章里发生过了,所以我能相对迅速地走出这本书留给我的“阴影”,没多久就进入了下一本书的构思。在两本书的低沉间隙里,我最常做的事就是行走和阅读,它们带给我的是一种逃脱现实世界的内心平静。

听力康复师的职业对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问:您曾经是注册听力康复师,现在还在做着这份工作吗?它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张翎:三年前我离开了听力康复师的职业,是为了能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旅行和采风。我当过十七年的职业听力康复医师,我的职业使得我对战乱疼痛这些话题,会有一些特殊的感受。我的病人中,有许多是从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战场上退役下来的士兵,还有一些是从战乱灾荒地区逃到北美来的难民。他们所经历的灾难,是我这样在和平年代里出生长大的人所无法想象的。战争、灾荒使他们失去了听力,也使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生命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我作为作家的灵感,对我的写作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这些年的一些作品,比如《余震》和《阵痛》,似乎都是和灾难、疼痛相关的。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部叫《向北方》的小说,其中的男主人公就是一位听力康复师,他在加拿大北极圈的印第安村落里,与一位聋儿和他的藏族母亲有过一段惊心动魄的生命交集。

问:您觉得您所学的专业和您的阅历,哪个对您的写作帮助更大?

张翎:我所学的专业(英美文学),给我打开了间接经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我穷尽一生也无法一一亲身体验的他人的生活经历。而我的阅历给我打开了直接经验的大门,使我能够拥有他人的体验无法替代的经历。前者让人体验宽广,后者使人进入深邃,这两个维度是写作者缺一不可的,它们没有高下之分。

问:您现在还是不用英语写作吗,《金山》有英译本,是您自己翻译的吗?您认为英文创作和中文创作有什么不同吗?

张翎:《金山》的英译本由专门的汉学家翻译。尽管我接受过多年的英国文学教育,又在英语环境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英语依旧不是我的母语。在汉语的天地里,我可以用母语带给我的天生敏锐感觉捕捉文字间的细微差别,玩味遣词造句的淋漓尽致,而用英语我只能写一个时时刻刻需要考虑语法是否有误的通顺故事。语言是雕塑小说的工具,在使用过非常得心应手的雕凿工具之后,我很难再去适应一套仅仅是中规中矩的刀具。所以到今天我一直还没有屈从于用英文写作的诱惑。

在不被市场认同的状态下坚持写作尤其辛苦,需要精神和经济上有充分的储备

问: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让国内更多的读者知道了您,严歌苓也是因为多部作品被拍成影视剧而成了“明星作家”。不过这是否会影响到您的创作呢?比如,从易于影视剧改编的角度来入手?或者不自觉地去顺应观众的口味?

张翎:大众文化的电影为小众文化的小说做广告,把文学引入大众视野,应该是一件好事。可是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就其本质而言,是两个隔行如隔山的不同领域。我在创作小说时从未考虑过影视改编,因为那是一个我完全外行的创作类别。至于观众的口味,在现今审美观如此多元化的社会里,作家是根本无法真正迎合的,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品位。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做我自己,按照本性写出最富有个人特色的文字。

问:您怎么看待自己的作品被拍成影视剧?

张翎:就是把我的孩子从娘家送到婆家,基本是这样的情况。

问:您会担任编剧亲自改编吗?

张翎:应该不会,我想可能一行干一行的事吧,我擅长的是写小说,我没写过剧本,这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过测试。而且人生的时间很有限,你只能找一件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做,我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喜欢写小说。

问:对于那些喜欢小说创作的人,您有什么建议?

张翎:小说创作和诗歌创作不同,不一定需要青春的激情。在精力旺盛的年代里可以尝试广泛地阅读和旅行,这些经验可以使一个人的创作灵感充盈一生。写作是一件异常艰苦的差使,在不被市场认同的状态下坚持写作尤为辛苦,它需要一个人在精神力量上和经济上有充分的储备。不把写作作为职业也许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个挺不错的开始,从这个开端走出去,即使不是海阔天空,也不至于山穷水尽。把文学看成一种不受干扰的热爱,那就一定会从中找到快乐的补偿,无论会不会成功。

问:您认为写作需要精神和经济的充分储备。

张翎:吴尔芙就说:“女人要写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间和每年五百英镑的收入。”我的小说中女性都很坚韧勇敢,有牺牲精神,而经济上的独立,是我比较欣赏的当代女性的又一个特点。我很欣赏吴尔芙这句话,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我不评判别人。一个女性心智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独立,我比较赞赏这两样东西。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张翎 当代女性 严歌苓 2014年03月18日 17:4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