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刁亦男:电影应“暧昧”些 让观众自己感受

真实生活比电影里的故事更荒谬问:您的这部电影的中英文片名差距很大,英语片名直译是《黑煤薄冰》。对照影片煤、冰两大重要场景,用《白日焰火》作为中文片名,是否有什么隐喻?刁亦男:黑煤是发现碎尸的地方,而白色的冰是凶杀的现场,两者结合,它们共同构成了谋杀案的事实。《白日焰火》是一种幻…

真实生活比电影里的故事更荒谬

问:您的这部电影的中英文片名差距很大,英语片名直译是《黑煤薄冰》。对照影片煤、冰两大重要场景,用《白日焰火》作为中文片名,是否有什么隐喻?

刁亦男:黑煤是发现碎尸的地方,而白色的冰是凶杀的现场,两者结合,它们共同构成了谋杀案的事实。《白日焰火》是一种幻想,是人们用以抵御现实世界较残酷一面而采用的一种宣泄方式。我用这样的标题,就是在暗示如今的人们急需这样的宣泄,我不想让电影沦为一个浪漫爱情残酷逆转的故事,也尽量避免让电影落入多愁善感的人道主义陷阱。

问:您是《白日焰火》的导演,同时也是编剧,这部电影的情节都是虚构的还是借鉴了现实?有些人说,任何艺术的创作过程都像是把记忆放置到作品中的过程,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刁亦男:中国近来发生了很多事,其中一些甚至比小说或者电影里的故事更荒谬。艺术家将这种现实生活的荒谬与作品所追求的真实相缠绕的情况并不少见。真实与荒谬相纠缠打开了无穷的可能性,这一点非常吸引我。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我都对黑色电影所凸显的人性多变很感兴趣。我对凶残的暴行与梦幻般的行为两者间的联系很有兴趣。

分尸并抛尸的行径,或者说用冰刀杀人的行径,到底是怎样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穷凶极恶的行为呢?这部电影给我提供了一个途径来探讨这些想法。

问:相比您之前的独立导演作品,《白日焰火》的文艺气质减少了,并多了犯罪和爱情的类型片元素在里面,这是刻意安排的吗?

刁亦男:会考虑一些因素。这个剧本的第一稿是在2005年写的,非常文艺。后来和合作伙伴沟通,商讨之后,我们决定以黑色电影和侦探片结合起来呈现一部电影。但是不往商业片上靠,投资就很不好找。另外,票房对一部电影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如果过于文艺,可能有些观众也不会喜欢。

问:很多人不看好独立电影的未来,您认为《白日焰火》的成功,会推动国内独立电影的发展吗?

刁亦男:我觉得会。我认为不一定非要拍一种类型的电影,也不一定非要拍面对现实的批判性电影。大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幻想,讲个有意思的故事,也可以传达对人性、对社会的态度。拍一部有观众,又有自我表达的电影,想两者兼顾吧,不过这一点至少在柏林影展实现了。

问:您觉得《白日焰火》是这种“两者兼顾”的电影吗?

刁亦男:我觉得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希望观众能够评判,也希望票房能够检验。《白日焰火》至少在柏林电影展已经得到了认可,希望接下来的发行工作能进一步检验我们的成果。

“雅俗共赏”就是口碑票房双赢

问:《白日焰火》的独立电影元素很多,例如在叙事上的省略,以及大量精心构建的广角镜头,都让人印象深刻。从表面上看是一部很典型的悬疑类型片,但却有着许多非类型片的特征。您是如何调和个人风格与电影类型要求之间的矛盾的?

刁亦男:确实有挺多朋友关心这个问题。在开始创作电影前,我反复观看了《马耳他之鹰》、《第三人》,并且注意到《历劫佳人》开场时奥尔森威尔士惊人的长镜头。电影可以有这么多种表达方法,只要跟着自己的直觉来拍就行了。只要用自己的方式拍,就一定能拍出与别人有所区别的东西。

我觉得黑色电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能够在社会现实与超现实幻想间架起桥梁。一个好的故事,它应该颠覆传统,但又符合逻辑;它里面的人物应该有清晰的善恶界限,或者动机明显让人一目了然。

问:您说的“雅俗共赏”的具体衡量标准是什么?这种“雅俗共赏”的尺度应该如何把握?

刁亦男:雅就是口碑好,专业人士、影评人或者是影展都给予一定的认可。俗我觉得就是票房。一部电影想要雅俗共赏,就需要口碑、票房都好,不能像我之前拍的那些文艺片,虽然获得了国际上的一些认可,但票房却不是很理想。我希望《白日焰火》在这点上能比我之前的几部好一些。

问:您觉得这些年在剧本的技术和思想层面上,您自身的变与不变是什么?

刁亦男:“变”是市场的因素,同时还要有好看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来反映人性或者社会的一些现状。“不变”就是一定要在迎合市场的同时保持自我的风格和追求,这个一定要守住。只要坚持住这两点,并同时在电影里都呈现出来,那这个电影就不会太差。

问:从编剧到导演,您在电影圈已经奋斗了近20年,尽管《走到底》、《夜车》在国内都没有上映,但是您一直在坚持。您如何评价自己这近20年来的坚持?

刁亦男:其实《爱情麻辣烫》那会儿不叫坚持,那会儿就是玩儿。

拍《制服》时也不能说是坚持,因为是我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大家一拍桌子就干了,而且需要的投资也没有那么多。要说坚持,是从拍《夜车》开始。电影《夜车》的规模,用一二十万是肯定呈现不出来了。那个时候包括资金等都开始出现问题了,有困难的时候就需要坚持。

《夜车》的预算是300多万,对一个独立电影来说可以算是大片了。那个时候的投资商都跑了,突然都消失了。我的制片人她拉来了投资,然后才能很顺利地拍下去。那个时候是坚持的开始,《夜车》的一些小小范围的成功,也给我造成了困扰,到底是拍文艺片,还是拍艺术和市场结合的?我是导演,我在这方面可能比较自我,但是同时也要照顾到市场的需求,到底怎么选择,是否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和追求,这些都需要坚持。

电影应“暧昧”些让观众自己感受

问:我们前些天刚采访完芦苇老师,他觉得中国第六代导演相较于第五代导演而言,没有那么强的史诗感,不太会讲故事。他认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更加个人化,视角比较窄,价值观有点混乱。您如何评价芦苇老师的这个观点?

刁亦男:我算是第六代导演吧,我就是一个讲故事混乱的人。(笑)

我觉得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六代导演那么多,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有很多人,是只把拍文艺片的算作第六代?拍商业片的那些都不算?

反正我个人不是这样,我是希望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来承载你想表达的东西,而且不要说得太过直接,可以说得暧昧一点,让观众自己去感受一些东西。我的前两部电影也都是在讲故事,把故事讲好之后,自己的风格和追求的东西自然会散发出来,而不是说强行的、直白的,像宣言书一样去告诉观众。

问:您刚才说电影可以“暧昧”一点儿,那黑色电影中的“暧昧”应该如何把握?

刁亦男:黑色电影是一个很早就有的类型。只不过它对人性的关照,并不是简单地从一个角度来看的。它会在电影里呈现出很复杂的一个层面,所以黑色电影不是那么简单直白,它有很多东西是通过对人性的认识来传达的。我觉得黑色电影可以让导演保持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问:有影评人曾解读您的电影,觉得影片中都有同一个主题——权力和身份之间的关系。您赞同这种解读吗?

刁亦男:这确实是一种读解,但我自己对这种潜意识的东西却特别不容易看清。

我自己在某一阶段很关注中国的司法方面的问题,在关注的过程中诞生了我的前两部作品。

《白日焰火》这个故事其实在中间某一稿的时候,核心动力是纠正冤案。但后来发现这么写,在审查时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才改成今天这个样子。你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其实也并不是我的初衷。本来我们还想过让廖凡这个角色到最后把自己交付给法律,实现一种自我救赎,那个版本我们都很喜欢,但是因为审查,实在没有办法呈现。如果审查成为问题吗,那么投资也就会随之成为问题,因为这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只能忍痛割爱,变成了现在这个形态的故事。

问:您怎么看待中国的电影?您认为中国电影是否应该在海外市场多做些尝试?

刁亦男:电影的质量是最重要的。不能光拍简简单单、打打杀杀,或者肤浅的那种娱乐性的电影。那样的电影在海外是没有竞争力的。我们还是要拍出有中国质感的,跟中国当下环境相结合的,同时又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电影。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刁亦男 独立电影 《白日焰火》 悬疑片 2014年03月13日 09:1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