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媒体:对官员出书“优雅式腐败”要有制约

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回答媒体“怎样看待官员出书”时说:“我非常不赞成官员出书。还是多留点纸张,给孩子们印点经典读物。有些人,把助手帮着弄的讲话稿都收进去了。出书,谁看?靠这个树碑立传?现在提倡‘低碳经济’,别那么浪费纸了。”孟学农的话,不说振聋发聩,也让人深感对官员出书应该立章建…

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回答媒体“怎样看待官员出书”时说:“我非常不赞成官员出书。还是多留点纸张,给孩子们印点经典读物。有些人,把助手帮着弄的讲话稿都收进去了。出书,谁看?靠这个树碑立传?现在提倡‘低碳经济’,别那么浪费纸了。”

孟学农的话,不说振聋发聩,也让人深感对官员出书应该立章建制的紧要。依我个人的理解,孟委员并不是完全否定官员出书,那些能分享思想经历、颇能引人共鸣的书是可以出的,那些通篇废话、套话、假话、大话的书,则不出为好。尤其是那些靠出书敛财的“优雅式腐败”更要有制度的制约。

其实,官员出书现象古已有之,而且还相当普遍,君不见流传至今的古代典籍中,很大一部分是出自官员之手。只不过他们的身份首先是文人,其次才是官员,至今他们的文化声望大于政绩。像孔子就当过鲁国的中都宰、司寇。西汉的司马相如虽然前半生接近职业文人,后来仍然进了官场。从初唐四杰到王维、李白、杜甫,再到唐宋八大家,留名至今的诗人、作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官员,其中不乏身居高位者,如元稹、晏殊、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也有像贾岛这样的,只当过“长江主簿”、“普州司仓参军”的小官。古代文人的集子,如《骆临海集》《杜工部集》《高常侍集》等,都表明作者的官员身份。某些官员,譬如史官,职务就是写书,担任太史令的司马迁即为一例。班固被汉明帝任命为兰台令史,也与撰写《汉书》有关。如今提倡“学者型”官员,官员中有不少硕士、博士,官场中出书必然“时尚”,因此那些在位的或卸任的官,书中说点真话,晒点心得,写点亲历,留作资料,没什么坏处。

可问题是,当下少数官员出书与古代文人官员出书的本意大相径庭。其“别有用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就是提高社会地位。通过出书,个别官员可以包装自己,让别人觉得自己不但是领导干部,而且还是文人雅士,无形之中抬高身价。其二是捞取政治资本,个别官员在书中有意识地写一些有自传性质的内容,与自己的政绩、业务挂钩,为自己树碑立传、做隐性广告。其三,就是敛财。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采取“著书立说”在本系统内卖天价书的手段,为自己敛财,其中一本书单价就达566元,其非法经营额高达1700余万元……

诚然,对官员出书不能一概而论,像张敬礼之类为提高社会地位、捞取政治资本、敛财的“学者型贪官”只是少数。有的官员以精湛深厚的学识、严谨清廉的工作作风、丰富的领导经验赢得了广泛敬重。对于这样的官员,大可理直气壮地写,毕竟一本好的书是利国利民的财富,而在法律框架内所得报酬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甄别哪些是贪名图利、以权谋私,哪些是真才实学、出于公心,这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划定“红线”,并作为官员一项重大事项报告,这也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像毛泽东那样“不拿一分钱稿费”的境界,可以作为学者型官员的一个参照坐标。真正的学者型官员或大师并不是靠出几本书,更重要的是要与自身修养道德相匹配。作为人民公仆,即使稿费是合理合法所得,如果能用于捐资助学、扶弱帮困,不更显其政治品格和人格魅力?

这需要学者型官员认真思考,更需要尽快从制度的“顶层设计”上整章建制。比如建立官员出书的报告、审查、监督机制:凡官员出书前,要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并提交书稿;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对书稿内容进行审查,对出书资金来源进行审查。出书后,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包括公众代表,对书籍的销售进行严格监督,凡以公款购买或者集体购买的,款项一律没收,并以违规违纪论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2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八项规定》指出,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这无疑为端正党风政风、抵制不良之风、转变社会风气擂响了战鼓,也必将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强大的动力。



(文化责编:赵雅敏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