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周云蓬:八十年代两岸诗人的吟颂

诗是有声音的,甚至有口音,正如我靠听觉认出说话人是谁一样,能在诗歌里贯穿一种特有的语气或者语感,那一定是一个找到了自己风格的好诗人。本世纪开始,诗与歌这对失散已久的结发夫妻有久别重逢的征兆。各种诗歌活动上,民谣歌手纷纷亮相,在诗人读诗的间隙,歌手们登台抱着吉他唱唱诗,活跃了气氛…

诗是有声音的,甚至有口音,正如我靠听觉认出说话人是谁一样,能在诗歌里贯穿一种特有的语气或者语感,那一定是一个找到了自己风格的好诗人。

本世纪开始,诗与歌这对失散已久的结发夫妻有久别重逢的征兆。各种诗歌活动上,民谣歌手纷纷亮相,在诗人读诗的间隙,歌手们登台抱着吉他唱唱诗,活跃了气氛,且顺手给诗插上了歌声的翅膀。民谣歌手万晓利唱顾城的诗《墓床》,迟缓幽深,如人入山林脊背发凉,他唱出了顾城诗歌深处的宿命恐惧。诗人廖亦武写的《苍山问》,由歌手欢庆唱出:“一个鬼搂着一个鬼,一个人爱上一个人,苍山问,这是为什么?苍山问,这是为什么……”此歌传承了中国古代悲歌的传统,歌里有苍山风雨声作为音乐背景,单一的人声洞箫声天上地下地呼应,长歌当哭远望当归。

诗人海子的《九月》,由张慧生谱曲,通过笔者传唱开来。《九月》的形成全靠口口相传,有点像民歌从土地里长出来。1995年住在圆明园的时候,我认识了张慧生,他是圆明园的孟尝君,家里整天流水宴,酒性浓时,就开始弹吉他唱歌。他家的狗叫大佑,他最爱唱的是罗大佑的《亚细亚的孤儿》和《未来的主人翁》。当然,他每次必唱的还有海子的诗歌《九月》。后来圆明园画家村灰飞烟灭了,2002年又传来慧生自杀的噩耗,宴席已散,慧生渐渐被忘记,很少人还记得《九月》这首歌。在回想夜夜笙歌的圆明园的时候,回想张慧生和他的狗的时候,我把这首歌重新拾起,好在当初没有精确的录音,容我可以将此歌边回忆边加工再创造:我为《九月》加了一个明亮、渐行渐远的吉他前奏,除主歌副歌外,添上了一个光线暗淡的小阁楼——“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小阁楼里面装着两个作者的死亡,以及那个废墟般的圆明园村。另,原唱是“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但我在90年代某本海子诗选中看到的是“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觉得这样顺口,索性就“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地唱下去了。

千古姻缘一线牵,有几对好诗好歌邂逅团圆在我们这个不太好的时代,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同样,一颗强大的诗心也常会滋养出一副特别的嗓音。诗人西川念诗时一口纯正的北京普通话,声音如黄钟大吕,铿铿锵锵的,一听就是少林武当名门大派的排场。圆明园诗人黑大春,嗓子像未经打磨的黑金,沙沙的,地火汹涌,他经常会讲80年代浪诗的故事,诗人们聚在一起,喝酒打架追姑娘,追姑娘依仗的本事就是浪诗。黑大春还组织了一个“唱诗班乐队”,整个摇滚乐配置,他把诗《天黑黑》改成了节奏强烈的RAP。在北大教书的诗人胡续冬说话声音阴阳怪气,像个街边小痞子,没个老师样儿,他的诗自由不羁,他经常会用四川话把诗读成相声或小品,引来阵阵哄笑。“下半身”诗人沈浩波嗓门大,气冲斗牛,他念诗又挑逗又战斗,某次诗歌节诗人们台上浪诗,台下领导庆生会,划拳行令大声喧哗,交涉无果,别的诗人都悻悻退场了,只有沈浩波在台上,那哪是念诗啊,分明是跳着脚训人,走出很远还听见他大声吼叫:你们这些人渣!

女诗人宇向的诗歌飘忽灵动,她读诗的声音特别性感,她站在台上读诗:“阳光照在需要它的地方……”声音宛如一片湖水一波一波地悄悄扩散开。成都诗人翟永明是80年代男诗人心目中的女神,翟老师读诗声音不高,平平淡淡,就像读给自己听一样,她的身体里生长着整个的成都,当年那个安逸慵懒美好的成都在她的声音里继续美好着。2012年我有幸与翟永明老师合作了一场诗歌音乐会,我还邀请了古琴巫娜、鼓手文烽加盟演出,当她念“在古代,我只能这样/给你写信……”古琴声悠悠而起,恍惚时间倒流千载。台湾诗人夏宇,说话如火如荼,她曾经为了治愈失恋,从法国徒步走到西班牙,未愈,后回台湾听了我唱的《不会说话的爱情》,结果好了!所以我们一见如故,喝着威士忌,兴之所至我们弹琴唱歌,她是一首一首念自己的诗,临了还要将我们的影子打包风干,等老了,下酒。

台湾老诗人郑愁予读诗带着悠长又悠长的民国腔,像我小时候听到的老的外国译制片的配音。每次见,他总会神奇地从包里掏出一瓶又一瓶飞机托运来的金门高粱酒,都是不低于56度的烈火液体。他80多岁了,高粱酒一口一杯,旁边作陪的儿孙辈的诗人们,端着红酒、啤酒、以茶代酒,战战兢兢只有仰视的份儿,让我不禁感叹,先不论诗写得如何,诗人的身子板儿可真是一辈不如一辈了。三杯下肚,老诗人才开始吟诵他的《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先生是真的在吟诗,很有仪式感,有酒祭奠,蜡烛照亮时代远去的背影。

其实我也很想听海子当年在小酒馆里怎么念诗换酒,顾城是怎样读诗的,或者穆旦晚年一生繁华褪尽,重新回到抒情诗的起点,他念着:“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可叹那时的中国,诗的空气稀薄,诗的声音只能在窒息者的心里隆隆作响。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周云蓬 海子 郑愁予 诗人 2014年03月07日 11:1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