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止庵: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生离死别”这句成语。汉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乃以“死别”形容“生离”,然而这也只是形容而已,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我在父亲去世后写过下面这段话:父亲去世给我的真实感觉并不是我送走了他,而是我们一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他送我到一个地…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生离死别”这句成语。汉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乃以“死别”形容“生离”,然而这也只是形容而已,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我在父亲去世后写过下面这段话:父亲去世给我的真实感觉并不是我送走了他,而是我们一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他送我到一个地方——那也就是他在这世界上的最后时刻——然后他站住了,而我越走越远,渐渐看不见他了。

我的母亲也去世了。

父亲九十岁冥诞那天,我住在日本高野山一处“宿坊”里。夜晚寂寥,浮想联翩:父亲活到现在刚满九十岁,而他去世已经十八年了。十八年是多么漫长,这十八年里发生了多少事情,十八年前去世的父亲离我多么遥远——遥远到我已经接受了他去世的这个事实。父亲在我心中,已经与笼统的、一般的“死”联系起来。这也就意味着,对我来说父亲真的是一位故人了。虽然回忆起他,音容笑貌仍然浮现眼前。相比之下,母亲的死给我的感觉仍然是单独的“死”,是“这个人”的“死”,我仍然在体会已经不存在了的她的感受、想法和心境,我还没有离开“她的世界”。回过头去,我还看得见她。

有一次去看话剧,忽然悟到:父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一幕结束了;母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二幕结束了;那么现在是第三幕,也就是最后一幕了。父母都不在了,对我来说,我出生之前的岁月好像尽皆归诸虚无,很多历史的、背景的、亲缘的关系随之消失。当父母之一活着时,我还感觉不到这一点。

这念头使我悲哀——为父母,也为自己。

那个夜里,接着大哥报告母亲病危的电话,我和姐姐赶到医院。走进病房,看见母亲在病床上大声捯气,我想到《庄子》讲的“竭泽之鱼”:“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可是母亲得不到那个“相与”者了,她独自抵抗不了死亡。呼吸、血压、心跳相继衰竭。我一直握着她的手,她的体温倏忽丧失,手变凉了。我再也没有母亲了。

这是我平生唯一一次亲历一个人从生到死。后来我读内山完造作《临终前的鲁迅先生》,其中写道:“先生的额头摸上去还是温热的,手也是暖的,可是已经没有了呼吸,脉搏也停止了跳动。我一只手握着先生的手,另一只手轻轻地搭在了先生的额头上。渐渐地,我感觉到手下的温暖慢慢地退去了。”不知是否人各有异,但我母亲的确不是这样的死法。

两天之后,我们护送母亲的遗体去殡仪馆火化

遗体火化之后有个“拣骨”仪式,每位亲属用夹子将一块骨灰放进骨灰盒的丝袋里。我的外甥没夹住,骨灰掉在不锈钢盘子里了,啪嗒一声。在白色的骨灰里,有一大块黑色的东西,那是个人工股骨头,是母亲一年前骨折做手术时植入的。不知道它原来就是这种颜色,还是被烧焦了。看见它,比看见母亲的骨灰更让我受到震撼。原本这是不可能看到的,看到它只能是在母亲死后,甚至是从这世界上消失之后。没有比这更让我确认母亲的死了。看见这个东西,还让人感到是暴露了死者非常隐讳的秘密。殡葬工边用铝勺将骨灰压碎,边说,这人工股骨头不要了罢,我们会深埋处理的。

葬礼——向死者告别。实际上所告别的那个对象已经走了。只要活着,就还是“我们”;死则是死者一个人的事。

世上什么事情都没有结论,唯独死亡是结论。然而死亡本身也许还需要一个结论。

母亲去世不久,圣诞节到了。家里收着一封寄给她的贺卡。信封带点淡淡的黄色,很温馨,上面写了寄信人的地址姓名,是她小时候的一位朋友。我把信封放在母亲的遗像前,没有拆开。几回想到应该去信通知一下,但一直没有写。虽然我也知道,这是很失礼的。

此其我想到加缪的《局外人》,好像多少能理解主人公默尔索了。大家对他的印象总说是“冷漠无情”,也许并没有注意到,这是一篇默尔索的第一人称小说。作为不得不面对陌生听众的叙述者,也许他压根儿不愿意讲“今天,妈妈死了”这类事情。我是你们的“局外人”,因为你们不是我的“局内人”。强使之言,也只能如此。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讲述的一个故事与此性质相当,虽然当事人的表现完全两样:“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阮籍的举止有违理法,司马昭却不拘表象,看出他“毁顿如此”——也就是什么都顾不得了,理解自深。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止庵 父亲 母亲 2014年03月07日 11:0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