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神侃”是王朔和其笔下人物共同特征

像往年一样,周大伟在2014年春节将近时,候鸟一般从美国加州飞回北京。他下意识地想去看一看《私人订制》,却发现几家影院都已下线。与葛优、冯小刚相比,他更关心王朔。网上如潮的恶评,并不影响他对电影的期待。37年前,周大伟和王朔分别从北京31中、北京44中毕业,成为北海舰队的新兵。二人中,一…

像往年一样,周大伟在2014年春节将近时,候鸟一般从美国加州飞回北京。他下意识地想去看一看《私人订制》,却发现几家影院都已下线。与葛优、冯小刚相比,他更关心王朔。网上如潮的恶评,并不影响他对电影的期待。

37年前,周大伟和王朔分别从北京31中、北京44中毕业,成为北海舰队的新兵。二人中,一个来自三里河附近的一机部汽车局大院,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一个成长于复兴路西头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大院,是典型的部队子弟。

虽然家庭背景不同,但同在北京城,经历的事儿大同小异。周大伟认为,那个年代违背了当时流行的哲学理念,无论个体如何努力,也无法获得正常的成长机遇,“外因成了决定因素,内因成了变化条件”。用王朔的话总结,则是“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

好在扭曲的年代终于结束。一些人揪着头发把自己从原来的轨道上硬生生拉扯出来,而那些从没被扯疼过的人,很多就像被温水慢慢煮熟的青蛙,还没回过神儿来,便已经失去了在新时代抗争的能力和勇气。

周大伟和王朔经历了不同的人生拐点,却都属于前者。他们都与绝大多数当年的战友失去了联系,但两人之间仍时断时续地保持着电话联络,偶尔还会在北京城里一起坐坐。

军营岁月

有时,人生如同海上行舟,有人扬起风帆,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原地打转。起落沉浮,身不由己。

距离青岛数十华里的即墨(现属青岛市管辖),有一个叫南泉的海军训练基地。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海军新兵被送到此地。经过近一年的新兵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后,再被派往北海舰队的水面舰艇上服役。

1977年1月初的一个下午,120名来自北京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来到这里。这些年轻人身穿藏蓝色的冬季海军服,满脸兴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几乎所有人都认可当兵才是应届高中生的最好选择,不仅可以逃过上山下乡,复员后还能返回原籍。周大伟和王朔也在这趟列车上,尽管互不相识,但身为海军的幸运与自豪并无二致。

在新兵连,王朔因为过人的“神侃”天赋远近闻名。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受邀到周大伟所在的班级表演。那天,王朔给周大伟的第一印象是“极为清纯的脸”,“皮肤细嫩红润,表情腼腆乖巧,但一笑又好像一脸的坏水儿被拧出来了”。当天,来自大院的王朔满口名人趣事、军事典故,其间还不乏男女荷尔蒙之类的医学名词,几乎把周大伟和战友们“侃晕”了。

后来,周大伟和王朔都参加了中队的宣传小组。借出板报的由头,他们一起逃过队列训练,钻过熄灯号的空子。周大伟发现,王朔对事情的认识和判断又准又狠,眼界远超同龄人。再加上他骨子里透出的那股不甘平庸的劲头儿,到了哪,都是个刺眼的人物。

由于过于特立独行,部队里很多人对王朔并不欣赏。但周大伟不这么看,他认为王朔绝顶聪明,是个“精灵一般的人”。

和王朔比,周大伟似乎正好相反。尽管内心中同样自视甚高,但他并不张扬,也从不惹事。他是那种从小就很乖的孩子,好强但听话,成绩好却不怎么招人嫉妒。对一些士兵讨好上级、假装刻苦训练的功利行为,他也看不顺眼,但不会在言语中表露态度。

新兵连结束后,王朔和战友孙东平被调到青岛市区,一个去卫生学校学护士,一个去水兵俱乐部做炊事员。周大伟则和100多战友留在封闭的基地,继续学习航海和操舵。

数月训练,基地大门紧闭,几乎与外界隔绝。一次,因为要进行大型队列训练,场地不够,士兵们破天荒地在营区的围墙外训练。走队列时,远处两个村姑包着花头巾、提着竹篮子走进视野,士兵们的步法一下全乱了。副中队长气急败坏地大吼:“刚才谁看了,站出来!谁看了?站出来!”其实所有人都看了,只是离得太远,压根就没见到正脸儿。

离开北京数月,周大伟开始感受到文革结束后社会生活的剧变。从亲友来信中,他了解到,北京城里放映了久违的西方电影,各种世界文学名著重新印刷。

1977年夏,这股气息四处弥漫,传到军营。一天,战友们正在沙坑前练习单杠,不远处的一个男人一下吸引了周大伟的眼光。这是一个战友的同学,专程从北京赶来探望。周大伟发现,这个同龄人穿着尖头皮鞋、藏青色西裤和一件夹克衫。他悠哉游哉地站在场外,看着战友们做着拉上、放下,再拉上、再放下的机械性动作。周大伟隐隐感觉有点儿不对。突然间,他明白了,是自己初为军人时的优越感正在迅速消减。他开始羡慕这个无拘无束的“地方老百姓”,心中五味杂陈。

那年年底,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在与家人和同学的通信中,周大伟得知整个北京都沉浸在备战高考的氛围之中。周大伟过去的同学、身边的亲友,只要有条件都准备试上一把。他自己也在思考,要不要追赶“高考”这趟人生的高速列车?

可惜,军人不是自由之身,周大伟不能参加高考。他甚至感觉自己被时代抛在了后面。

各奔前程

转机出现在1979年。那一年,周大伟结束了军舰上的实习,成了训练基地航海教研室的一名助教,不再出海。和他一起留下的,还有战友裴真。

当时的军人要想参加高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部队推荐;二是有时间复习。周大伟和另外一名叫裴真的战友,是那120名京籍水兵中符合条件中仅有的两人。1979年春,他们开始复习准备。他们白天给新兵上课,晚上就猫在屋里埋头苦读。等所有营房都成了黑漆漆的一片,他们的宿舍还亮着灯。

那年夏天,周大伟考中了重庆的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裴真没有参加这次高考,也放弃了投考军事院校(由军队内部出题,比较容易录取)的机会。他的家人希望他早日退伍回京,准备报考地方大学。

等待发榜的日子里,周大伟在青岛市区的水兵招待所门前再次遇到王朔。他参加高考的消息,也传到了王朔耳中。那次见面,王朔主动问起高考的事,而且破天荒没有调侃。从王朔的表情,周大伟看出了他对前途的担忧。

不过,对于大多数北京籍士兵来说,那根变革的神经尚未觉醒。

海军当时有个规矩,水兵复员时要上交一套大衣、手套、皮鞋。很多人复员前就想法设法找到一套旧装上交,而把新装后压在箱底不穿,等着临走时带回家炫耀。对于这些人来说,理想依旧简单,海上日子再苦,只要熬到年头复员回家,就能找个工厂当工人。

在西政,周大伟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同学,很多人来自基层的农村和工厂。在周大伟看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此后都走向了成功,同学聚会时,席间不乏省部级的高官、全国知名的学者、腰缠万贯的律师。

有时,周大伟会想,在他人生的多个转弯中,高考或许是角度最大的一个。

对于裴真而言,周大伟的离开是一个巨大的激励。1980年初,几经周折,裴真如愿复员回京。

在北京三里河附近的高考补习班,裴真意外碰到了同样复员回京的王朔。据裴真回忆,王朔常穿一件草绿色的军大衣,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和女生小声说话,有时还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时,王朔正在白塔寺附近的一家药品批发商店担任业务员。当兵时,他就对打针、抽血之类的事情不太擅长,总要在病人的胳膊上扎两次才能找到血管。换了地方、换了岗位,他依然提不起兴趣,也不怎么好好干。据传,商店的女团支部书记要找王朔谈话,还没进入正题,就被他逗得咯咯直笑,合不拢嘴。1983年,王朔下狠心辞职,成了一个没工作、没收入、没单位的人。“那时,他只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过一篇小说,但他决定从此以写作为生”。

经过一番努力,裴真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周大伟则在大四时,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他回绝了北海舰队军事法院助理法官的任命,从重庆再次回京。而当年的那些战友,不少成了岗位工人,还有人当了出租车司机。

自从1977年高考恢复,文革时风光无限的北京复兴路便归于沉寂,泯然众人。当年扬名立万的军队大院子弟,在高考这场新的战役中节节败退,失去了半壁江山。与此相反,三里河的国家部委大院、中关村的高校大院,作为一股新势力在京城迅速崛起。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王朔 周大伟 《私人定制》 神侃 2014年03月05日 09:0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