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阿来:放空是为了更好的进入

时隔5年,阿来又出重拳。这一次和以前都不太一样:没有想象,不是小说,约26万字的长篇《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写的是一段非虚构历史,追述藏区的一个瞻对土司部落从清朝至新中国成立200余年的命运变迁,以历史的显微镜,照出少数民族不安定基因的来源。新书还没上架,2013年12月,阿来就已领来人民…

时隔5年,阿来又出重拳。

这一次和以前都不太一样:没有想象,不是小说,约26万字的长篇《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写的是一段非虚构历史,追述藏区的一个瞻对土司部落从清朝至新中国成立200余年的命运变迁,以历史的显微镜,照出少数民族不安定基因的来源。

新书还没上架,2013年12月,阿来就已领来人民文学“非虚构奖”。授奖词这样写道:“作者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去反思和重审历史,并在叙述中融入了文学的意蕴和情怀。”

冬日午后,四川省作协的办公室里,阿来把脸埋在电脑屏幕背后,手边翻开着厚重的云南史料丛刊,6本垒叠起来差不多齐肩高。窗外的车流声嗞拉响,不时踅入宁静的室内,似在提醒外面是个现实的世界。

阿来在书桌前坐定。常年独身游走于青藏高原的他,身上有种天然的莽原气质,目光坚定,说话粗犷有力,和他聊天没什么禁忌。“我不是一个书斋里的作家”,阿来觉得低产没什么,因为除了写作还有很多事可以做,这些年他做地震志愿者,举办公民教育讲座,还发动学者去藏区科学考察。

领奖后,阿来曾表示,“我们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就是只要这个国家发展,所有的社会问题就会在发展过程中烟消雪化,迎刃而解,但其实并没有这样,反而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民族主义的高涨。”

每天早上腾出固定的时间浏览各大新闻网站,阿来写历史、观照现实。他屡次强调,自己只是一个公民。而作为一个作家,他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思考,更是充满了各种反思与抨击,写作《瞻对》这本书,正是希望能向更多的中国人传达此种忧思。

旧事里的新事

瞻对是个什么地方?只有县级大小的土司部落,从雍正八年到光绪二十二年,清朝政府曾七次向它发兵都不得善终。“瞻对”在藏语里是“铁疙瘩”的意思,彰显着此地民族的桀骜不驯。这里的藏民既不同于西藏又与川西汉民迥异,居住于深山黑林,穿行在汉藏文化之间,走进权力和财富诱惑下光怪陆离的世界。

对截取瞻对其中一段历史来书写的原因,阿来这样写道:“我之所以对有清一代瞻对的地方史产生兴趣,是因为察觉到这部地方史正是整个川属藏族地区,几百上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样本。”

其实刚开始,阿来只是想遵循之前的路子,再写一部长篇小说。5年多前,写上一部长篇《格萨尔王》的时候,他在川、青、藏三省边界藏区游历了20多个县,每到一处,就找当地喜欢文化的朋友一起走走看看,听到不少有趣故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瞻对豪酋贡布郎加,据传一出生就被高僧认为恶魔出世,既不认清朝,也不认西藏,对宗教也不恭敬,抢其他土司财富和权力不说,连过路的清兵也要抢,引来八旗精兵镇压,掀起一时腥风血雨。传说顾盼生姿,阿来琢磨着,写完《格萨尔王》,是不是可以写写这个人?

前年,为系统地了解故事背景,阿来去瞻对的乡野实地走访,除了听故事,还看了不少详细的文字资料。当史料汇总之后,他发现,贡布郎加的故事,只是这个地区清朝以来若干件很类似的历史事件中其中的一次—土司纵容强盗抢驻藏官兵,大臣上报朝廷求“维稳”,皇帝说好,出兵吧;大臣大张旗鼓高兴地要银子要米,然后隔了一年半载没进展,模糊上报:对方头领在寨子里被烧死了。实际上呢?毫发都没伤到一根,寨子也好好在那呢。

每隔几十年,这样的事件就重复循环,连大臣上报的文书都如出一辙。土司豪酋也没想进步,哪里有钱就去哪里抢吧!阿来有点失望,历史为什么总在原地踏步呢?“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三次向瞻对出兵,但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说他怎么那么傻,都不看看父亲的处理档案?”

真实的材料太过丰富,都用不着再虚构了。“写小说干什么?我每周还看《南方周末》,那些现实的荒诞,远远超过作家想象。不只是今天的现实,历史也是如此,情节够曲折吧,够离奇吧,所以这里面还需要虚构什么呢?至于教训、意义,历史已经包含在里面,昭然若揭,用不着你还在那挖掘什么微言大义,直接呈现出来就是了。”

梳理完第一次瞻对之战,已是深夜3点,阿来睡不着,发了一条微博:“写一本新书,所谓现实题材,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开写的时候有新鲜感,但写着写着,发现这些所谓新事情,骨子里都很旧,旧得让人伤心。索性又钻到旧书堆里,来踪迹写旧事。又发现,这些过去一百年两百年的事,其实还很新……”

而旧事里的新事,正是他写作的现实考量,并希望得到施政者的关注—藏汉冲突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就不会是无解的。那么这是怎么来的,过去又是怎么对待的?“像得了癌症,医学上会分析,是不是有家族基因遗传。”

从文学走入现实

年过半百的阿来仍然精力充沛,像一个勘测员,目光锐利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言及社会积弊,敢怒敢言,不留情面。

“地方官员好大喜功、腐败懈怠,看过去瞻对的历史,好多问题都是这样出来的。今天的官场问题甚至比过去更严重,出了一点事赶紧瞒,有了一点小小成绩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成绩的时候就急于到处推广,还没吹嘘好,可能又出问题了。这跟过去一模一样。”

阿来思索,透过《瞻对》来讨论这些还不够,他还想进入新的现实层面,“这是有风险的,但是我愿意冒这个风险。”

人民文学奖领奖之后,阿来发表感言说,最初进入文学是想写小说,但文学却把他带入到了现实世界当中。谈起文学,这个言辞激烈的男人语气变得平和,深情款款,“真正的文学,一定是通往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我努力地通过文学之路,把这个世界推开,到处走走看看。”

就是因为这样,他写《尘埃落定》,写《空山》,写《格萨尔王》,写《瞻对》,拧成一股绳,在藏区的时代更迭中剥皮抽筋,一以贯之的是直抵社会肌理的观察。如果说《尘埃落定》讲的是旧社会的崩塌;那么《空山》讲的就是新生如何艰难地到来,政府犯了错误,又由谁来买单;《格萨尔王》探寻藏文化的根源,书写民族形成之初的史诗,回过头来,又带出了《瞻对》。

“政府也好,知识分子也好,曾经迷信经济的威力,过去经常说一句话,‘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那么是不是新时代一来,社会主义咒语一念,人民就幸福了呢?”传奇故事的外壳怎么样并不重要,回答这些疑问,才是阿来的兴趣所在,“这不是说抄一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心里就亮堂了,文学有自己的途径来认识世界。”

从文学走入现实,阿来已经不是书斋里的作家,每天宅家里,规定写多少字。他直面现实,也很入世,组织成都“公和社区发展基金会”举办公民教育讲座,和青藏高原百姓募集资金保护珍惜动物,还发动学者科考,研究诸如怎么保护三江源的环保命题。

即便在写作时,也一定要在大自然中行走,和民间文化接上头。藏区讲故事的人那么多,有一字不识的老农民,有小有名气的文化人,有国家干部,还有家庭妇女,每听一个故事,就像看了一部现代小说。这当中可能还会发生点可爱的意外—譬如,写《瞻对》的时候,曾经从僧人手里拿到一些史料,掏钱请人翻译好后,发现一份材料没有开头,忙问怎么回事?对方回答,这些书经常拿出来晒,前面的被羊吃了!

放空是为更好地进入

为写《瞻对》,阿来时不时就独自一人开着车奔向青藏高原。车里随时放着一个行李箱,里面塞着洗漱用品,还有野外露宿的帐篷、睡袋、折叠桌椅。现在藏区找个住宿很容易,但很多时候他想过过瘾:那么好的草地,那么漂亮的星空,不露宿一下有点儿说不过去。

少则十多天,多则两个月,一个县到另一个县之间,有时候要花去一整天。大部分时间在路上,怎么办呢?挑两三张古典音乐,边开车边欣赏,累了就下车休息,一路上几乎是无人区,打开折叠桌椅,看看诗集,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发发呆看看云,一个人也不会觉得孤独。在高原行走,他还养成了观察植物的习惯,给单反相机配了5个镜头,只拍植物,不拍人,“因为觉得有点冒犯”。

更浪漫的是在两种语言之间流浪。从城镇到乡野,汉语和藏语不断转换,有时候还没等自己反应过来,就“穿越”了。

但是一触到现实,阿来的神经又立刻绷紧,回到对峙的状态。

从前,喜欢显示英雄气概的男子会在腰带上斜插一把长刀,牛皮做鞘,刀出鞘,宽约三四寸,长二三尺,寒光闪闪,刃口锋利,方言称之为“夹坝”,而后演化成“强盗”的意思。清政府对瞻对出兵就始于夹坝横行。如今,这种刀在生活中隐退,他感到些许遗憾,“我反对暴力、夺人钱财,但敢做敢为的英雄气概,血性、担当的东西也随之消失了。”

《瞻对》里有对当地藏民不思进取的批判,对自己的家乡嘉绒藏区,阿来也有恨铁不成钢的一面—民风淳朴往往意味着保守和封闭。况且,这种淳朴的民风也在受到外来社会的夹击。今年在去云南香格里拉的路上,一个青年旅舍的老板和他说了这样一件小事:年轻人赶时髦穷游滇藏,在他那儿吃饭没给钱就溜了,转瞬发微博嘲笑道,又遇到一个傻瓜!阿来有点生气:“我们成了现代化武装起来的野蛮人。”

“政府在藏区搞城镇化、新农村,把房子建在一起,远看漂亮,进去空荡荡的。过去藏区住户分散,大多是游牧民族,现在这样符不符合他们的习惯?催得农民太着急了。”

阿来总是在批判,在担忧。他希望《瞻对》这本书能被更多中国人知道。“今天我们的很多知识分子,眼光经常向外看,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我们自己国家发生的很多现实问题,到底要怎么办嘛?”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阿来 《瞻对》 文学 现实 2014年03月05日 09:2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