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感不仅能够防止人的自满和怠懈,还会带来自卑。自卑往往被视为负面的心理现象。殊不知,自卑能够使人心灵更开放、更好学、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美国的媒体上有一个关键词,就是“美国方式”(AmericanWay)。这几乎成了一个“道统”。一句话,“美国方式”就是正确的方式。主流美国人总觉得自己那一套是最不得了的。移民们往往是冲着“美国方式”而来的。但“美国方式”对于他们的心理激励往往正好相反:他们对于自己固有的那一套并不太以为然,觉得“美国方式”更优越,来到美国仿佛到了“上国”,把自己摆在卑微的学徒地位。来自中国的移民,特别是五零后、六零后这代人,就更是如此。
为什么呢?五零后、六零后在“文革”后受益于刚刚恢复的高考而进大学读书,正好赶上八十年代初的“新启蒙”,受到五四反传统主义的思想洗礼。五四的基本精神是:中国问题之根源,就在于受到儒家专制文化传统之桎梏。中国的未来进步,也建筑于和传统决裂、向西方学习“德先生”、“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的基础上。“文革”后随处可见的赤贫状态,以及西方发达社会的惊人富裕,似乎都证明了这些反传统檄文所说的一切。记得八十年代初一位留美的北大中文系前辈回国,从高级知识分子到拉板车的苦力都采访了一遍,问同一个简单问题:“什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结果,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几乎是众口一词:“中国人的素质太低!”
我刚到美国时,旁听一门研究生的课,由一位华裔教授主讲,班上除了我之外只有四个学生。不知是不是因为人少,她讲了一些普通美国教授打死也不敢讲的话:“薛涌,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从中国大陆来的那些人,行为都那么差劲儿?”我当时英文不太好,正调动脑子里的所有词汇,试图证明为什么中国人素质那么差。没想到,对面一位美国白人男生脸都吓白了,一个劲儿对我解释:“她不是在说你呀,她不是在说你呀!”我初来乍到,还觉得莫名其妙。
这是一场非常怪异的“文化冲突”:我作为中国人,正想方设法攻击自己的文化;美国人则站出来捍卫他们并不了解的中国文化。其实,这种文化冲突现在还在继续:许多美国人一见到我,就开始大赞中国,说得天花乱坠。有些人是客气到了虚情假意的程度,有些人则是一厢情愿地把中国想象得不着边际。.
里根说那些敢于切断自己的根到美国来寻求自由,都会受欢迎、并终将成为美国人。中国的移民可谓再合适不过了。因为现代中国人的传统,很大一部分是反传统的传统。别人都在那里“寻根”,五四精神则是要找到中国传统的病根,然后予以拔除。怀抱着和传统决裂、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情怀来到美国的人,当然是如鱼得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