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被当做雅贿的大师瓷 艺术品收藏的天级陷阱

原本这样一个话题本不值得讨论,真正收藏艺术品的专业藏家是并不会把所谓的“大师瓷”这一类工艺品当艺术来收藏的。但近期一类热门话题,将“大师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中央媒体将“大师瓷”与雅贿挂钩,在深入反腐败斗争中,确实抓住了一个大要害。当所有有识之士为此拍手称快的时候,我却隐隐感觉…

原本这样一个话题本不值得讨论,真正收藏艺术品的专业藏家是并不会把所谓的“大师瓷”这一类工艺品当艺术来收藏的。但近期一类热门话题,将“大师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中央媒体将“大师瓷”与雅贿挂钩,在深入反腐败斗争中,确实抓住了一个大要害。当所有有识之士为此拍手称快的时候,我却隐隐感觉到,这有可能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来说,帮了倒忙。

“雅贿”一词故名思义,第一是“雅”,第二是行贿。“雅”就是有品位,“行贿”就是送值钱的东西。“雅贿”这个词语用在“大师瓷”的身上,实际上是从侧面把“大师瓷”定义为既高雅,还值钱的东西。这恐怕是属于打老鼠把猫害了的蠢事。打的“老鼠”是腐败,害的“猫”是陶瓷艺术的“正视听”。

“陶瓷艺术”这一桂冠,长期以来,被所谓“大师瓷”这类伪艺术所霸占,导致绝大部分公众一谈到“陶瓷艺术”,首现想到的,就是那些“花瓶”。甚至于一些收藏陶瓷艺术的俗语都变成了“搞几个瓶子”。这种现象实在是太可怕了。它已经长期阻断了陶瓷艺术的当代发展,包括理论体系的构建,让陶瓷艺术原本是中华文明的母语系统的话语权拱手相让,旁落他人。

从严格意义上说,所谓的“大师瓷”,其实只是工艺品,而且在文化上说,属于“近亲繁殖”的文化肿瘤。原本是个陶瓷文化的累赘,现在因为贴上“雅贿”的标签,大有名正言顺要继续充当陶瓷艺术的主体的意思。这让收藏界面临一个天坑级的巨大陷阱。其实“大师瓷”之类的工艺陶瓷,只是一种民俗的东西,它甚至不属于非物质文化。“大师瓷”的批量生产式的“创作”,大量的代笔代工行为,毫无艺术创作新意的其他门类艺术的抄袭。这样的工业化产品,如何具有严肃艺术品的价值?“大师瓷”的所谓创作,就是买别人现成的坯子,抄袭几笔纸本的画面,这样的行为从学术上看,严格说属于反陶瓷的。陶瓷本身成为了画画的载体(我们就不说某些“大师瓷”其实就是涂鸦),它如何成为主体性艺术?如果这样就是陶瓷艺术,那水墨画就是纸的艺术,油画就是亚麻布艺术了!

所以,我不禁为那些收藏者担心,一旦这层窗户纸被捅破,这几乎就是灾难性的。“大师瓷”作为工艺品,说高点,最多值三五万,还是确实具有创造性设计特征的原创的东西,那些抄袭纸本画的、长期以来一个题材,甚至一个构图,一种内容画到底的涂鸦,甚至价值更低。这让动辄花几十万上百万购买的收藏者,看得见的,必将血本无归。“大师瓷”值钱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骗局,若还贴上“雅贿”的标签,这一谎言还真一时没法结束了!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收藏 陶瓷 陷阱 雅贿 2014年02月26日 09:58   [查看原文]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0)
(0)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关注优府网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