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张鸣:搞笑背后尽是苦涩

最近兴起一股文言文热,用文言文翻译网络时髦用语,用文言文翻译英文歌曲。多数的“翻译”,其实就是搞笑,根本不算文言文,更接近装腔作势的甄嬛体。但是,这样的翻译,在一些网友眼里,却很有市场,很多人真的佩服这样的译者,夸他们有水平。在中国翻译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用文言翻译外国著作包括小…

最近兴起一股文言文热,用文言文翻译网络时髦用语,用文言文翻译英文歌曲。多数的“翻译”,其实就是搞笑,根本不算文言文,更接近装腔作势的甄嬛体。但是,这样的翻译,在一些网友眼里,却很有市场,很多人真的佩服这样的译者,夸他们有水平。

在中国翻译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用文言翻译外国著作包括小说的阶段。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就没有白话文,但那时的人们遭遇西方文化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却是文言文这种语言工具。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看严复的译作了,林琴南的翻译小说,也成了专业人士才会接触的博物馆藏品。但是,在他们的那个时代,风靡天下的,其实就是这样的译作。

然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欧式白话文的流行,学校和社会,文言文读物的比例,越来越小。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无视汉语的规律,按照英文的模式来教汉语,讲语法,词性,进而进行字词句的分割,即使讲一点文言文,也无非是将之拆分成一个个的所谓知识点,然后弄出标准答案,让学生背诵,以便考个高分。这样的教育,导致我们一代代人的语文水平下降,很多学生已经没有了欣赏美文的能力,更不用说欣赏古代语文之美了。

然而,毕竟这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字传统,对文言文的欣赏,并没有因反复的打击而消失,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对于年轻人汉语水平的降低感到普遍的不满,所以,重视文言文的呼声再起。好些年轻人,包括对古文涉猎不深的年轻人,也开始赶时髦,我在课堂上,也屡屡发现有学生用所谓的文言文做作业的。但是,客观地说,现在这些年轻人由于对文言文用功太少,无论是做的文言文,还是律诗,都大成问题。

当然,有问题不要紧,有爱好就是好现象。多读点文言文,尤其是古代优秀的美文,的确是增加汉语能力的不二法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用功,不能浅尝辄止,知一当十。跑到网上卖弄不要紧,但要争取越卖越好,不能总是越不出甄嬛体的藩篱。要想写好文言文,关键是肚子里要有一肚子古人的好文字。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学者 文言文 网络 翻译 2014年02月24日 14:2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