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因不会打仗而升官的将军 小书童如何变身国防部长?

在我国古代,藩邸旧臣是政坛上非常独特的一股政治势力。皇帝登基之前的亲信故旧,包括师傅、属官、侍从乃至奴仆,新帝登基之后大都会受到重用。如西汉初期,周勃、陈平等人诛灭诸吕,迎请代王刘恒进京即位。汉文帝(刘恒)入驻未央宫当夜,即任命亲信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任命将军张武为郎…

在我国古代,藩邸旧臣是政坛上非常独特的一股政治势力。皇帝登基之前的亲信故旧,包括师傅、属官、侍从乃至奴仆,新帝登基之后大都会受到重用。如西汉初期,周勃、陈平等人诛灭诸吕,迎请代王刘恒进京即位。汉文帝(刘恒)入驻未央宫当夜,即任命亲信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任命将军张武为郎中令,负责保卫皇宫安全。依靠藩邸旧臣,汉文帝用最快时间控制住京城要害部门,稳定了局面。这种重用潜邸旧臣的做法在中国沿袭了很久,乃至于现代社会。

潜邸旧臣活跃于北宋政治舞台,在宋太宗、宋真宗两朝最为突出。赵光义任开封府尹15年,期间韬光养晦,培植亲信力量,日后得到重用的官员达40余人。这些人构成了宋太宗朝政府机构的骨干。而宋真宗的潜邸旧臣,除了他担任亲王、开封府尹时期的亲随(20余人)之外,相当一部分还是宋太宗亲自物色、选派,自太宗朝沿袭下来的(如毕世安)。

宋初,科举制逐步趋于完善,国家通过科举选拔了不少人才,形成文臣的主流。但科举取士以文臣为主,跨马征战还是要靠久经沙场的武将。赵光义对赵匡胤时期的将领并不信任,很少赋予他们重任。作为军队指挥中枢的枢密院基本上重用藩邸旧臣,如石熙载、柴禹锡、弭德超、王显、赵镕、周莹等人。到了宋真宗时期,开国之初的禁军宿将皆已老迈,不仅枢密院,连统兵作战的禁军高官也清一色换上了藩邸旧将,如傅潜、王继英、王超、葛霸、张耆、王继忠、王能、戴兴、桑赞、陈兴、许均等人。这些人大多不学无术,胆小怯战,贪功诿过,一个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凭借与皇帝的特殊关系,短时间内纷纷平步青云,窃据高位。而那些从战场上冲杀出来的将领,如荆嗣、杨延昭、折惟昌等名将只能屈居人下,壮志难酬。人道是大宋天子“与士人共天下”,不如说是“与家奴共天下”。《宋史》第二百六十八卷,记载了宋真宗时期长期担任枢密使的藩邸旧将王继英的传记,读来颇有感受。

王继英是开封人,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寄育在外祖父家。大概是因为家里太穷了,王继英“少从赵普给笔札”,少年时便跟随赵普,做铺纸研墨、收拾书房一类的杂事(我以为他是被卖到赵普家做奴仆的)。王继英生于公元946年,按时间推算,此时应在陈桥兵变前后,赵普还没有闻达。乾德二年(964年)赵普升任宰相,至开宝六年(973年)因雷德骧、雷友邻父子弹劾而罢相,被宋太祖贬出京城,期间王继英一直追随赵普。此时他已27岁,算是赵普的亲信随从了。

根据历史记载,赵普为相期间竭力打压开封府尹赵光义的晋邸势力,与赵光义矛盾很深。不少人认为赵普被弹劾罢相,是出于赵光义的暗中指使。赵光义即位以后,对赵普曾起过杀心(赵光义对赵普说:眹几欲杀卿),接连而来的迫害很可能会接踵而至。可以想见,此时赵普自身难保,新朋故旧包括身边的仆从们纷纷作鸟兽散。惟有王继英还是像以前那样恭敬地侍奉他(继英趋事逾谨),这一点很是难能可贵。

论才智,赵普不愧为大宋第一宰相。因为担心随之而来的政治迫害,赵光义即位以后,赵普马上上书要求回京,被任命为无职无权的太子少保,比外放时的职务还要低。赵普针对赵光义面临的政治难题,首先制造出“金匮之盟”的遗训,解决了赵光义继位合法性问题,并因而被任命为宰相,封梁国公。紧接着,又迅速处理了赵廷美谋反案,帮助赵光义除去心腹之患,一时间炙手可热。也就是在赵普二次入相的同时,作为仆从的王继英“隶名中书五房、院”,由仆人身份转变为拿国家俸禄的“吏员”。此时,他的年龄大约为35岁。

赵普是个比较念旧情的人,大约在他三度入相(端拱元年,即988年)之时,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便思量着要给王继英找个出路。以赵普的政治地位,他完全可以合法地荫补王继英为官,给他谋个好的差事。但是王继英除了处事谨慎、老实巴交之外,实在是一无所长。弄不好不仅害了他,还会给自己带来风险(那时举荐官员是要负连带责任的)。恰巧,襄王赵元侃府中缺人,赵普便推荐他到襄王府中,担任负责接待来宾的职事(导吏兼内知客事)。宋太宗曾召见王继英言道:“你以前尽心侍奉赵普,我全都知道。如今侍奉亲王,更应该尽心竭力。”可见赵普在宋太宗那里是关照过王继英的。

有句老话叫“好运气来了,城墙都挡不住”。襄王赵元侃有九个兄弟,他排行第三。长兄赵元佐天资聪明,善骑射,而且长得很像赵光义,原是皇储的不二人选。但是赵元佐对父亲谋害叔叔赵廷美极为不满,忧愤过度以致精神分裂,退出了皇位的争夺。二哥名叫赵元僖,《宋史》评价他:“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观其所为,有言过其实之嫌)。雍熙二年(985年),宋太宗任命赵元僖为开封府尹兼侍中,进封许王,成为准皇储。然而淳化三年(992年)11月,赵元僖上早朝时突发急症,回府不久就不治身亡,年仅27岁。这样,原本不被看好的赵元侃便成为皇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被宋太宗任命为开封府尹,封寿王。至道三年(997年)初,赵元侃被立为太子。同年三月,宋太宗病死,赵元侃继位为帝,改名赵恒,是为宋真宗。在襄王府打杂的王继英(时年51岁),一下子成了宋真宗的“藩邸旧臣”。

宋真宗从意外成为准皇储到即位登基,不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他不像赵光义那样有充足的时间储备人才、培植嫡系,“藩邸旧臣”是他唯一的嫡系部队。早在宋真宗担任开封府尹的时候,王继英就被任命为左清道率府副率、兼左春坊谒者。这两个职务都是负责仪卫、赞引等杂事的小官,品阶很低(七品)。真宗即位后,王继英马上被提拔为引进使(从五品)。转年,遥领恩州刺史兼掌阁门使。不久,又迁左神武大将军(正五品)、掌客省使。到了咸平二年,王继英的职务已经是正三品的枢密都承旨了。短短两年时间,王继英寸功未立,职务却连升八级,转型为军方最高层将领,正应了那句“朝中有人好做官的”的古话。

咸平五年,王继英和太宗朝旧将周莹同为宣徽使(正二品)、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级),共同执掌枢密院。时高阳关都部署阙,周莹因为练达军事,拜为永清军节度使、高阳关都部署(相当于河北战区总司令)。王继英因为无能,遂成为唯一的同知枢密院事(继英遂冠枢宥)。《宋史.王继英传》记载:王继英“小心慎靖,以勤敏称,上倚赖之”。到了景德初年,贤相李沆病故,宋真宗改组政府,拜毕世安、寇准为宰相,任命王继英为枢密使(从一品)。

从咸平二年任职枢密都承旨以来,王继英一直在枢密院任要职。宋代枢密院是负责国家军政要务的政府机构,枢密使虽位居宰相之下,但品级相同,与宰相并驾齐驱、分庭抗礼。那么,文不成武不就的王继英身居军界要职,究竟成就了哪些丰功伟业呢?《宋史.王继英传》记载了几件事:咸平三年契丹入寇,王继英密请车驾北巡(不知为何要密请?),宋真宗听从了他的意见,并派他视察前线,慰劳将士(此时敌军已主动退却)。大将傅潜畏敌怯战,王继英奉皇帝命将其从军中召回,交有关部门处理。景德元年,王继英跟随宋真宗从幸澶州,参与了议和事宜(指推荐曹利用担任议和代表,实则是曹利用自请出使)。

《续资治通鉴》记载:宋真宗每次得到边塞奏报,必定令人先送至都堂(宰相公署)。他对宰相毕世安、寇准说:“军队的事务虽然归枢密院统管,但是宰相执掌文武大权,号令都要从这里发出……不要因为事关枢密院而放不开手脚。”他似乎忘记了宋太祖设立枢密院的目的就是要剥夺宰相的兵权,反而将兵权完全交给了宰相寇准。澶渊之战,作为文官的寇准指挥若定,前线将士浴血作战、奋勇杀敌,就连首倡南逃的文臣王钦若都坐镇大名,殊死抵抗。唯有军队最高指挥官王继英却不见踪影。即便如此,澶渊盟约的第二年,王继英便“加特进、检校太傅”,莫名其妙地又升了一级!

宋真宗如此看重王继英,难道他真如《宋史》记载那样,是个小心谨慎的谦谦君子吗?《宋史.雷有终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王继英时掌枢密,颇忌有终进用,屡言其在蜀及守边,厚费以收士卒心。说王继英执掌枢密院期间,顾忌时任宣徽北院使的名将雷有终得到重用(就任枢密使),屡次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称其在军队花钱收买人心。要是在太祖、太宗朝,雷有终很可能会因此而送命。宋真宗倒也不算糊涂,没有听信谗言处置雷有终。而王继英的小人嘴脸则由此暴露无遗。

大中祥符三年,王继英在任内过世,享年六十一岁。宋真宗很是悲伤,亲自过府吊唁、恸哭,赐白金五千两,追赠其为太尉、侍中,这是大宋朝给过世武将的至高荣誉。

《宋史》卷二百六十八是柴禹锡、张逊、杨守一、赵镕、周莹、王继英、王显七个人的合传。史书评价道,这七个人都是因为给事藩邸,靠攀附皇帝获得高官显位的人。他们各有所长,毛病也不少,惟有王继英“以勤谨被信任,耆德冠枢宥,而善终如始”,几乎是个完人。评语引用《易经》的话:君子有终,吉。称赞他是有功劳而又谦逊的君子。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文化责编:孟定勇 )
标签:宋代 官职 2014年02月17日 09:3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