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历史 > 正文

专家:唐朝“开元通宝”非年号钱仅是吉祥话

小时候踢过毽子的人许多都记得,从老人那里找来做毽子的铜钱虽五花八门,但最常见的莫过于三种:五铢钱、咸丰重宝和开元通宝。五铢钱从西汉初年开始铸造,直到隋朝初年仍然是法定货币,虽然年份久远,市面上却多到俗烂地步;咸丰重宝数量多、品相平凡、距今年份并不算远,自然成了铜钱收藏界的大路货…


小时候踢过毽子的人许多都记得,从老人那里找来做毽子的铜钱虽五花八门,但最常见的莫过于三种:五铢钱、咸丰重宝和开元通宝。

五铢钱从西汉初年开始铸造,直到隋朝初年仍然是法定货币,虽然年份久远,市面上却多到俗烂地步;咸丰重宝数量多、品相平凡、距今年份并不算远,自然成了铜钱收藏界的大路货、熟面孔。唯独这开元通宝,大多数品相上佳,文字优美,铸造讲究,距今年份又不远不近,如何也跻身“毽子档”,做起地道的“草根钱”来?

一般人都知道开元通宝是唐朝钱,但很多不熟悉钱币行市者,会望文生义,以为开元通宝和咸丰重宝一样,属于年号钱,“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始于公元713年,终于公元741年,前后共29年,如果“开元通宝”真的是年号钱,那么其流通历史就算再怎么久远,铸造发行的历史充其量也就29年,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问题在于,尽管年号钱早在十六国时成汉李寿汉兴元年(公元338年)就已出现,此后直至隋朝也多有成例,但“开元通宝”偏偏不是年号钱:这种铜钱上的四个钱文,似篆似隶,流畅优美,是“颜柳欧赵”书法四大家中欧阳询的手笔,欧阳询是隋唐之交的历史人物,显然不会给近一个世纪后的“晚辈”李隆基的制钱“题词”。

其实,所谓“开元”,典出《汉书》作者班固的《东都赋》“夫大汉之开元也,夺布衣以登皇位”,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建立新朝代,这种铜钱首次铸造,是在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正是唐朝第一位皇帝,是唐代的“开元”君主,铸造这样一种铭文制钱,恰符合其开国皇帝的身份。开元通宝和李隆基年号雷同,纯属巧合,李隆基生于公元685年,比开元通宝“年轻”64岁之多。

从公元7世纪初至10世纪初,开元通宝铸造了近300年,不仅中央铸,后期地方藩镇也铸造,因为“开元”只是一句吉祥话,而不是帝王年号,所以只要唐朝不改朝换代,后世帝王就可以照铸不误,这才让本该是“精品钱”的开元通宝,因为发行量太大,而沦为草根一族。

有趣的是,开元通宝到底怎么读,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个争议性话题,宋代的记载显示,即便在武德年间,民间就有很多人认为,这种钱的名字叫“开通元宝”,而“元宝”也居然和“通宝”一样,成为后世年号钱常用的专有名词,大有将错就错的意思。之所以闹出这么大误会,是因为此前的铜钱铭文大多只有两个字,如果竖排就是从上往下读,倘是横排则是从右往左读,“开元通宝”却有呈菱形排列的四个字,这就让用钱的人傻了眼:究竟这四个字谁先谁后?

欧阳询的四个字,阅读次序本该是上、下、右、左,叫做“直读法”,可大多数人却按照自己的习惯,上、右、下、左顺时针方向去念,如此,“开元通宝”也自然被念作“开通元宝”。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被称作“旋读法”的钱文排列方式,后世竟和“直读法”并行不悖,好在后世多用年号钱,且改元后重铸,就会相应修改钱文上的年号,一般人再怎么都不会对天天用得着的年号陌生,读错次序的事,也就不那么容易发生了。


(文化责编:丁俊龙 )
标签:开元通宝 年号 吉祥话 唐朝 2014年02月10日 14:27   [查看原文]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0)
(0)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关注优府网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