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当今时代 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哪里?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广西师大出版社)一书,正如俄文本序者所言,“与其说是回忆录,不如说是文学政论。”因为作者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不仅作为遗孀追述了诗人奥曼德施塔姆的悲惨遭遇,而且在写作过程中一直反复追问:什么叫知识分子?《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广西师大出版社)据说,知识分…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广西师大出版社)一书,正如俄文本序者所言,“与其说是回忆录,不如说是文学政论。”因为作者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不仅作为遗孀追述了诗人奥·曼德施塔姆的悲惨遭遇,而且在写作过程中一直反复追问:什么叫知识分子?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广西师大出版社)

据说,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源于俄国,然后传到西方的。然而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俄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方面,那是一个“重估价值”的时代。“重估价值”的倡导者正是知识分子,他们立志打翻偶像,抛弃旧的价值观念,建立一种自认为更崇高的新价值体系。在娜杰日达看来,这些知识分子既热衷发展,也嗜好自我毁灭。在“重估价值”的同时,他们脱胎换骨,获得新生,成为各种各样的人,却单单不再是知识分子了。因为知识分子特征主要表现为:特定的受教育程度、批评思维以及随之而来的忧患意识、思想自由、良心、人道主义等等。随着这些特征因“重估价值”而消失,知识分子阶层自身也就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那也是一个“普遍投降”的时代。对各种传统价值的抛弃,以及对一致和服从的强求,迫使几乎所有人在心理上都趋向于“投降”。他们相信眼下的胜利坚不可摧,相信胜利者会永坐江山。他们害怕置身于一致的运动之外,害怕陷入孤独,甘愿接受那种可运行于一切生活领域的所谓完整、有机的世界观。而在当时的俄国,养家糊口的一切手段均已被国有化,即被国家所掌控;紧紧抓住旧东西不放的人,将一无所有。对于大量新信徒而言,再也不存在任何价值、真理和法律,除非它们“有用”。到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当局已经学会提高那些“有用者”的生活水平,待遇层次的划分变得十分醒目。每个人都想保住自己艰难获取的安乐生活,再也不关心其独立性了。

对于那些“搞科研的知识分子”,娜杰日达尤其无法忍受。她引用奥·曼德施塔姆的话,称“他们全都是叛徒”。那些所谓的专家,国家需要他们的工作。他们住在两居室、三居室或四居室住房里,或在等着研究单位分房。他们害怕变化,他们的理想就是一辈子静静地坐在计算机前。他们的休闲生活则丰富多彩,有人爱好文学,有人爱好音乐,有人爱好旅行。当然,还有一些人依靠其能给人好感的“知识分子面孔”和柔和的嗓音混迹于官场。而这些技术专家和官场人士,还能被称为知识分子吗?

在“普遍投降”的时代,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哪里?娜杰日达说:“诗歌在我们这里扮演一个特殊角色。知识分子阶层的生成,如今就伴随着对诗歌的空前爱好。这就是我们价值体系的黄金储备。”奥·曼德施塔姆将诗人称为“意义的振荡器”,也就是说,诗人不会使用他那个时代的人们所惯用的判断公式,而要从自己的世界观中抽取思想。诗人不会无动于衷地面对善和恶,他们从来都不会说:存在即合理。因为感觉真理在握,敢于实话实说,诗人能让许多人生气和发疯。奥·曼德施塔姆也正是因为写了一首讽刺伟大统帅的诗,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娜杰日达认为,最为可怕的是,本应诞生知识分子的大学,如今却只提供一种不完整的教育。而在接受这种奴化教育的人群中,总是更易滋生出法西斯主义、低级民族主义乃至对一切知识分子的仇恨。这种情绪,始终充斥于一切人满为患的单位。在那里,既得利益者疯狂地捍卫着自己不学无术的权利。他们接受的是苏联式教育,他们获得的是苏联式证书。因此,他们自然要捍卫那张证书带给他们的种种特权,否则他们便无路可走。

在娜杰日达看来,反知识分子的攻击一直在苏联持续着,而“反知识分子倾向是二十世纪的遗产,应该让这一倾向寿终正寝”。在她去世将近十年之际,苏联终于解体。


(文化责编:彭丹丹 )
标签:知识分子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2014年02月08日 11:0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