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中国古代帝王反制盗墓贼的十大“毒招”(一)

反盗墓招数一:虚墓疑冢疑冢防盗,有一个考古名词,叫“虚冢”。虚冢,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种,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起来。传说中最着名的虚冢,当数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晚清文人俞樾着《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

反盗墓招数一:虚墓疑冢

疑冢防盗,有一个考古名词,叫“虚冢”。虚冢,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种,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起来。

传说中最着名的虚冢,当数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晚清文人俞樾着《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后人盗掘。

据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曾命人掘开了这些虚冢,里面竟然跑出一只白兔子。此说显然是无稽之谈。但从中可以看出,盗墓掘坟,在孔子那个时代已是一种社会现象了。为了防止盗墓者盗墓掘坟,反盗墓成了必须考虑的事情。

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创立者,曾经是汉族豪强的奴隶。他少年英雄,十九岁时组建了军队“十八骑”,自号大将军,随着实力的发展,他攻城略地,建立了后赵王国,登上了皇帝宝座。

在他母亲王氏去世后,为了防止墓穴被盗,石勒将母亲秘密安葬,随后又大张旗鼓地用虚葬疑冢来掩人耳目。《晋书》中记载:“勒母王氏死,潜窆(音bian埋葬)山谷,莫详其所。既而备九命之礼,虚葬于襄国城南”。

二十年后的公元333年,石勒逝世,同样也采用了虚墓疑冢的反盗墓方式,和他的母亲一样,同样也是隐匿于山谷,然后用“高平陵”的名义,设置虚墓,以混淆盗墓者的视线。高陵位于襄国城西南三十里处,不筑墙,不种树。

史书记载,当时安葬石勒的时候,在夜间同时抬出了十几个棺材分别掩埋,以迷惑当时的百姓后来,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十三城门出棺”,是否是受到了石勒秘葬方式的影响,现在不能肯定,但其反盗墓的灵感,应该是一致的。

石勒死后,由其第二子石弘继位,后让其侄儿石虎夺了皇位。石虎死后,葬显原陵,从史料记载来看,显原陵亦为虚冢,石虎并未葬在陵中。

《资治通鉴晋缈(卷100)记载,东穆武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前燕皇帝慕容偏古同“俊”)做了一个梦,梦见石虎咬其膀子,一怒之下去挖显原陵,欲鞭尸泄愤。但打开陵穴后,并没有找到石虎的尸体。显然,石虎受其叔父启发,也采用了虚墓疑冢。

反盗墓招数二:构筑崖墓

将墓穴挖在山崖上的岩石中,是另一种反盗墓招式。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式陵墓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但这种莽法一般人家造不起,也造不成。

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考古界惯称“崖墓”。这种墓在西汉时已颇为流行,如现今考古发掘发现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鲁王墓、徐州龟山汉墓,都是在山崖中开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崖墓的历史很长,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分布在江西省境内的武夷山崖墓,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及联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经考古发现,多为战国古墓。从这点来说,皇家的“依山为陵”反盗葬式,是受到了民间崖墓葬制的启发。

李世民的昭陵玄宫。就是采用了这种防盗方式,是开凿九螋山(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而就。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

反盗墓招数三:铁水浇筑

将墓穴开凿于山之中,坚固异常,防盗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显“漏洞”,其通往玄宫的洞口,盗墓者很容易找到。

如何封闭洞口,工匠煞费苦心,其中用铁水浇筑,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正史所记,最为着名的铁水封陵,当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台葬墓——乾陵。据馆会要》记载,“乾陵元宫,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

乾陵墓道开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长63,1米,宽3,9米,呈斜形坡。墓道与墓门间用吞条填砌,多达39层,用石近四‘千块。石条之间用铁拴板拴拉,每三层上下用铁棍穿联,再用锡铁熔化灌缝。石条上刻有文字(含石匠姓名),共发现“焦才…合一”等363字。

考古结果表明,目前没有发现乾陵被盗的痕迹。可见,武则天的反盗陵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唐人段成式所着的《酉阳杂俎尸穸》(卷13)记述了一个铁汁浇铸固墓的故事一

刘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庄客悬欠租课,积五六年。邈固官罢归庄,方欲勘责,见仓库盈羡。输尚未毕。邈怪问,悉日:“某作端公庄客二三年矣。久为盗。近开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太,八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教十丈,遏一石门,固以铁汁,累日洋粪沃之方开。

可见,再巧妙的防盗招数,都能被狡猾的盗墓者破解。盗墓者用硫酸水天天浇灌,最终,铁汁溶解了,让盗墓者得逞。

反盗墓招数四:积沙,积石

土丘墓最绝的反盗墓招式是“积沙”和“积石”,这种墓也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积沙墓”和“积石墓”,如果是复合型,则是“积沙积石墓”。

“积沙墓”俗称流沙墓,是盗墓者最为头疼和害怕的墓冢类型之一,出现时间很早。

在营建时,开挖十几米深、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据堪舆术。定好棺椁的朝向、方位后,以炒干的细沙埋葬棺椁,而不是以土回填。沙子积埋到一定位置和厚度后,才以泥土覆埋。并将四周夯实筑牢。

为什么要将沙子炒干昵?一是可以保持地下干燥的环境,防止尸体腐坏:二是强化防盗效果。

干燥的细沙如水,流动性极强,盗墓者根本无法挖掘盗洞,因为挖的时候,沙子会流淌,根本就形不成盗洞。就是挖成了,也极容易造成塌方,让盗墓者成为殉葬者。

2005年5月,考古专家对郭庄楚墓进行了全面发掘。参与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俊才事后透嚣,整座墓的防盗招式一环套一环:大墓深达17米,其中10米多埋的都是沙子。又在主棺的正上方和侧方,加修了两个假棺材,为了逼真,还放置了小件陪葬品。墓道走向设计也很绝,不像通常大墓那样,’墓道直达墓底,而是改变了方向,如果盗墓者顺墓道而下,根本看不见真正的棺室。

这座楚墓内的陪葬品,能历两千多年而不被盗出。完全是因为这环环相扣的反盗墓设计。现场发现。此墓大大小小有17个盗洞,其中年代最早的盗洞挖于战国时期,位于墓室北口外约三米处,这是一个阶梯式的斜向洞,向下发现积沙后停止了挖掘。

积石也是古人反盗的绝招,比积沙的使用更宽泛。1988年,在太原金胜村发掘的251号墓属春秋晚期大墓,打开后发现,面里有“积石积炭”,积石是为了砸死盗墓眷,积炭则是防止尸体腐烂。

已考古发掘过的固始墓、曾侯乙墓、中山王陵和魏王陵均属大型墓葬。椁内外大都积石、积沙、积炭。积石一般置放在墓圹的四周或四角,但郭庄楚墓的积石防盗设计最佳。考古人员在葛庄楚墓积沙层中共发现了积石1000余块,最小的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这些石块石质石色多样、形状不一,但边角都十分锋利,应当是特意开采并经过有意拣选的具有杀伤力的石块。大致分为乱石层、蒙顶石层、贴顶石层、拦腰石层和卧底石层,可以防止盗墓者从不同的部位进入。

散乱分布在积沙上层的乱石,残存50余块,重量、大小、位置均无规律,防不胜防,起到了冷石“暗器”的作用。

反盗墓招数五:伏弩、悬剑

在所有的反盗墓手段中,最为神秘的是“伏弩”。弩即是箭,伏弩,就是暗设在陵墓死穴(盗墓者必经之地)处,可以自动发射利箭的一种反盗集机械装置。机弩,即装机械的弓。

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类的高等陵寝才会使用,秦始皇的陵墓就有“伏弩”。郭沫若在《中国史稿》第三篇第三章第一节中写道:“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秦始皇命令工匠装置了许多机弩,以射杀企图进入墓道的人。”

曹操的高陵内传说也设有机关,但此说不见于正史。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曹操冢》(卷10)记载,“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中,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嚣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在盗墓者将封闭的古冢打开后,怪事就出来了,“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机关耳,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众以棒击之,兵仗悉落。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集。众惧,未即掠之。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进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膝。众皆恐走。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复(一目后)为沙埋死,乃同酹地谢之,誓不发冢。”

此文透露出了“伏弩”的厉害。在这个古冢里,反盗设计多种多样,不只有机弩,还有积沙,一个进入墓内的盗墓贼。因反应慢了一点,就被积沙掩埋了。

在墓穴中置放的杀人兵器,除了伏弩和机弩外,还有“悬剑”,但这两样东西的反盗誊原理都差不多。被盗的名人墓中,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里就有“悬剑”。

袁墓位于彰德城西北三十五里东灰营树,墓垣以砖砌成,内为清水一池,池深无底,_池水中有锋利钢锥。

当地传言,附近李家坡盗墓者李某将袁墓打开后,盗走了墓内的陪葬物金箍金剑和20余件金具。更有一剑悬于墓顶,有二人因以利刃击砍剑之强,落水而死,后将尸体捞出,尸身均被利尖穿烂。从此,虽人皆知墓中有宝物,然无敢往取者。



(文化责编:孟定勇 )
标签:中国古代帝王 盗墓贼 皇陵 2014年01月21日 14:4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