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清代蒙藏边境何以无忧患 让优秀青年去念经

夏商以降,汉族定居中原,以农立国,然边患频仍,尤以西北、西南游牧民族为烈。长于骑射的骠悍匈奴更是屡越长城,劫汉扰唐破金灭宋,成吉思汗甚至远征多瑙河流域,破波兰、克匈牙利,跨据欧亚。元灭以后,蒙古仍是明朝主要边患,从不消停。勒马渡悬崖,弯弓射大雕,一茬茬蒙古青年不断涌现渴望建功立…

夏商以降,汉族定居中原,以农立国,然边患频仍,尤以西北、西南游牧民族为烈。长于骑射的骠悍匈奴更是屡越长城,劫汉扰唐破金灭宋,成吉思汗甚至远征多瑙河流域,破波兰、克匈牙利,跨据欧亚。元灭以后,蒙古仍是明朝主要边患,从不消停。勒马渡悬崖,弯弓射大雕,一茬茬蒙古青年不断涌现渴望建功立业者。如西夏(1038~1227)党项族部落,唐太宗时臣服中国,始由大夏河、洮河一带移至陇西北、绥远伊克昭盟一带,赐姓李。至宋朝,该部兴盛,时有掠夺边境之举,宋朝也赐姓赵,并赐许多金帛,封他们领袖高官,只要称臣宋室,一切皆从优。夏主赵德明之子元昊,劝父不必再称臣于宋。德明不许:“吾族三十年衣锦骑,此宋恩,不可负!”元昊复曰:“衣革衣,事畜牧,本我族所便,英雄之生,当帝王耳,何锦绮为?”元昊即位后,果然帝制自为。范长江由此悟出:“民族间的羁縻政策,绝对不能笼络得住第一流的人物。”范长江接着思考:何以满清一朝,西北、西南大致宁静,尤其向不消停的蒙古何以悄然无声久宁长安?(《西夏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训》)

1935年7月~1936年5月,青年范长江(1909~1970)以天津《大公报》记者身份游访西北,从成都出发,越祁连山,跨贺兰山,由川北入陇南,过青海踏陇西,最后沿黄河至宁夏,行程两千多公里。范长江一路走一路写,向《大公报》发回64篇旅行通讯,这就是奠定其一生地位的代表作《中国的西北角》,连出七八版都销售一空。其时,范长江不过27岁。如今中国新闻界之所以设立“范长江奖”,除感于其文革死于非命(遗体发现于河南确山井中,死因至今不明),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两本至今含有相当专业高度的旅行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1936)、《塞上行》(1937)。范长江一路经过不毛之地、蜷宿羊圈、遭遇土匪、走过死尸满街的城镇……估计没有一位读者不对作者的敬业精神立正敬礼。《中国的西北角》的价值是立体的,不仅记录一路风土人情、红军信息、鸦片毒患,留下1930年代西北社情的长幅画卷,还有深刻的社会剖析。本文关注的是青年范长江的文史功底与社会关注,尤其是他对蒙藏边患渐消的历史敏感。

1935年8月,范长江一路或行或骑历经川北岷山、陇南藏区,到达临夏拉卜楞寺。历史敏感使他发现清室之所以在藏区推崇黄教的政治用心——对藏族造反行釜底抽薪之术。1936年5月,范长江由宁夏入内蒙,对清廷在蒙藏地区鼓励黄教的用心看得更透,撰有专文“满洲人的治蒙政策”,专题讨论清廷的“黄教策略”。

范长江认为满清除了沿袭和亲封爵以收买番族领袖这些传统手法,另有重大筹划——利用黄教摧毁这个民族的人口。皇帝宗室美女下嫁西北番王,再封公封王,赏赐金银玉帛,惟裕惟充,鼓励各地番王控制蒙藏青年,压抑青年们的反心,番王则子子孙孙世袭王公,永享安逸尊贵。如此这般,西北番族自然不容易冒出杰出人才。一般平民想造反,知识权力两缺,想反也反不起来。对于性格较烈的蒙古王公,清帝在其衙门专设可单独奏事的四品讲师,而王公要上奏,奏折须经讲师盖印方生效。四品讲师事实上是皇帝安放于蒙古王公身边的耳目。和亲尊爵,这是治标,最厉害的是治本之策——推行黄教。

满清在蒙藏地区竭力提倡黄教,推崇喇嘛,拨大量库银营建宏大寺院,尊喇嘛为最贵阶级,王公只能管理平民,管不了喇嘛。平民当了喇嘛,便不再受王公管束。喇嘛除了念经,百事莫理,衣食住行皆由平民供给,且用物专享上等。利用人类懈怠天性,引诱蒙藏青年进入不劳而获、坐享高等的僧侣阶层。同时规定每家最多只能留一子为俗,余子皆须入寺为僧,喇嘛不得结婚。这么一规定,蒙藏女子过剩,在俗男子供不应求,势必多妻,一方面戕害俗家男子身体,一方面在寺喇嘛出于性本能必与“过剩女子”发生关系,性事杂乱,性病必随,花柳病普遍。长此以往,蒙藏两族人口日少、健康日坏、经济能力日微、才智之士日鲜。让两个不安分民族的优秀青年去念经,巧堵人才之出,得一姓江山之固;谋深虑远,难出此右,真正两手都硬呵!这不,连蒙古额济纳旗图王都因花柳病沉重而影响行动。

此后,范长江有感于这一专题的价值,在随后的《塞上行》中引用了(估计专门寻找)清人魏源的相关论述:“蒙古敬信黄教,不但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开本朝二百年之太平。”黄教喇嘛所诵之经系藏文,蒙古喇嘛得费力攻读藏文,弃固有之蒙文而不顾,久之则抛蒙古民族文化,思想意识上逐渐淡薄民族独立之思想。

柔性笼络远较刚性压制为胜,效力持久。久压逼出决心,拂逆终生叛志,柔顺消磨其志,以软其力。道高魔垂,“黄教策略”比和亲封爵笼络更阴更狡,渗透更深更入,等你明白,你也残废了——想反也反不了。

范长江当年激于民族不平等的义愤,探究满清对蒙藏的“黄教策略”,不仅需要厚实的文史功底,也需要见微知著的社会敏感。这对当今致力新闻的数十万青年,实有多方面示范之用——看起来是对当下社会新闻的报道,但若想稍稍深入一点,还是得有一点文史功底,惟此才能从表面现象挖剔出深刻内容。



(文化责编:孟定勇 )
标签:清代蒙藏边境 范长江 2014年01月14日 08:3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