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阎连科称李白的诗在唐代就是顺口溜

“大唐李白:盛世之下,诗人何为?”文化沙龙近日在北京举行。小说家张大春携其新书《大唐李白-少年游》出席,与作家阎连科展开对谈。谈及李白,阎连科认为,李白的那种诗在唐代当时或许就只是“顺口溜”。李白名气很大,“知道”他的人很少在张大春看来,多数人对于李白的认识或许只停留在一个诗歌的…

“大唐李白:盛世之下,诗人何为?”文化沙龙近日在北京举行。小说家张大春携其新书《大唐李白-少年游》出席,与作家阎连科展开对谈。谈及李白,阎连科认为,李白的那种诗在唐代当时或许就只是“顺口溜”。

李白名气很大,“知道”他的人很少

在张大春看来,多数人对于李白的认识或许只停留在一个诗歌的符号上,但对于李白其人本身却并不真正了解。“李白是被最多人提及的,名气很大,但是我们‘知道’他却很少,对于他的认识或许也存在很多谬误。”

据张大春推测,李白的家庭极有可能是商人家庭。而少年时的李白在那个本应自立家业的年纪并未离家,他当时或许因身负命案而隐居寺庙。

除了这些让人觉得有些离谱的猜测,张大春也坦言,李白留下的诗并非全是精品。“我们回头来看,李白留下非常多好的诗,但是这些好的诗之外,有很多很糟糕的诗、肉麻的诗、甚至吹牛拍马的诗。”

然而张大春认为,李白的伟大却也并未因这些“糟糕的诗”而受到影响。“李白调和了民间的语言、调和了当时流行的旋律和声腔。而正是那些最草根的妓女、乐师、歌者为李白提供了音乐上的刺激,让他恢弘了整个唐诗的格局。否则唐诗大概永远只是考试格律诗陈腐无比的作品。”

那些诗就是当年的顺口溜

而在阎连科看来,这些今天看来韵味十足的“诗”在唐代或许就只是“顺口溜”。“这个诗在当年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意义,无非是为讨一碗饭吃。今天的我们看不懂,但是当年对他们来说那就是白话文。李白当年写诗,在茶楼或者酒楼,那一定是打油诗、顺口溜,顺手就来的。而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彻底的白话文化,我们对那些诗完全不懂。如果不是顺口溜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天才出现。”

由此,谈及语言在时代中的变化,阎连科认为,今天的我们也没有必要那么自卑。“我们今天说语言不如唐宋,也许过一百年、二百年,我们的孩子们看我们的文章就像看文言文一样,他也会觉得我们的语言非常好。”

他说:“时代就是这样,完全无法往后头,只能往前头,今天的语言就是有它的丰富性。当年唐宋也好,明清也好,看他们语言的时候一定觉得我们的语言不如他们,《红楼梦》里面很多大实话,怎么能跟唐诗宋词比呢。语言和时代是一样的,走到哪里都有它的丰富性。”



(文化责编:任波 )
标签:阎连科 李白 顺口溜 2014年01月11日 00:0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