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登陆
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考古 > 正文

黄河古城东门“华夏第一门” 打破中国夯土筑城的传统认知

发布者:孟定勇                  
    西安12月22日专电   中国考古学家的最新考古发掘表明,处于黄河旁边的古城东门不仅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最早石城门,而且其结构异常复杂,为研究人类建筑史、中国城门史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在华夏文化史上堪称“华夏第一门”。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2年与榆林市文物勘探…

    西安12月22日专电   中国考古学家的最新考古发掘表明,处于黄河旁边的古城东门不仅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最早石城门,而且其结构异常复杂,为研究人类建筑史、中国城门史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在华夏文化史上堪称“华夏第一门”。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2年与榆林市文物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体局联合组队,用半年多的时间对石峁遗址重点发掘、复查,确认中国史前最大的古城石峁城址,是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

 

  由于石墙墙体宽约2.5米,保存最高处距离地面有4米多,与其相连的整个外城的东南角,可谓地势开阔,位置险要,堪称整个古城的枢纽地带。

 

  人由外城东边的城外之地(没有完全封闭的“外瓮城”)进入石门道后,南北两个墩台夹持着门道,在东西向门道可见南北对称的“门塾”结构;当门道开始转向南北向时,其南壁与西壁上当初应有壁画,虽然如今已塌毁保存不佳,然而由其进入古城仍让人震撼不已。

 

  参与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邵晶说,古城东门遗址考古发现两层地面,上层地面及其上层堆积内出土的遗物较为丰富,可见主要陶器有细绳纹高领鬲、方格纹单把鬲、花边鬲和宽流鬶、篮纹折肩罐等;下层地面上多见一些绳纹和篮纹陶片,数量略少,陶器主要为鬲和罐两类。上、下两层出土陶器在器形、器类和纹饰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分别为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夏时期和龙山晚期遗存。

 

  现场考察过考古发掘工地的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从总体上讲,石峁古城打破了中国夯土筑城的传统认知,其东门遗址无疑是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石城门,其功能和结构的复杂性尚有待探讨,其在黄河文明史、甚至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都是难以估量的,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堪称“华夏第一门”。

 

 

 

 

 

 

 

 

 

 


 

 

标签:考古 古城东门 遗址 中华 2012年12月24日 16:42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