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1月17日22点多,北大百年大讲堂昆曲演出结束,主持人请于丹上台跟大家分享感受。还没上台,台下呛声四起,“下去吧”、“快滚,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们站在一起”……于丹很尴尬的说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站到后面,下面依旧高呼“滚下去”!
现场观众有没有喊出“滚”这个有粗口意味的词?当天观众的事后回忆有不同版本。但于丹的确遭到了观众的起哄与喝倒彩,并尴尬地没有讲完想讲的话,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因为事发地点在北京大学,很多网友看到北大两字就想让然认为是北大学生把于丹哄下台的。事实上,据现场观众回忆,起哄声主要来自前几排。笔者查询了当日的票价,前几排分别是普通票中最高价的票,以及部分vip的票。票价从150到980元不等。这样的票价显然是普通学生承受不起的。此次昆曲演出活动的主办方、普罗艺术创始人王翔也证实:“北大学生不会坐在那个位置的。那个位置是很贵的票”。因此可以判断,起哄主要来源是买了高价票的前排观众,而非北大学生。整个起哄活动显然与所谓“北大的自由精神”无关。
虽说起哄者不是北大学生,但这件事却因为事发在北大,而增强了其传播性。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大多数资讯从我们面前经过,不会留下什么痕迹。而当一条名为“于丹在北大被哄下台”的消息窜入我们眼帘时,大多数人都会想看看是出了什么事。这就是“北大”这个词在这件事情中最大的意义。
“喝倒彩”是几百年形成的戏园子规则,在戏曲界,喝倒彩是观众“懂行”的体现。据17日晚的演出方普罗艺术透露,当晚到场的十位昆曲名家,皆是昆曲界大师级的名家。这从这场演出的名字即可看出:“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因为演出阵容十分难得,很多不在北京的昆曲迷都从各地赶来观看这场演出,甚至不乏从海外专程赶来听戏的。而按照中国传统戏园子的法则,买了票的都是主顾,他们有权对演出进行褒贬。而最常见的褒贬方法,就是通过喝彩及喝倒彩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喝倒彩不是观众缺乏素质的体现,而恰恰是懂行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