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临近,密集的节日翩然而至,亲朋间总免不了相互的问候和祝福。最简便的方式,莫过于编写或者干脆从别处抄录一条短信,发送给手机里的所有名字,几分钟之间,就能把祝福挥洒出去。如此便捷,甚至带了点漫不经心。“一键群发”的各色雷同的祝福短信和电子贺卡,更像是一种例行公事般的敷衍,让人不禁怀念手写的温暖和纸质贺卡的亲切。中国人对文字有着神圣的敬畏感,民间有“敬惜字纸”的传统。但是今天,大街上随处可见错别字招贴,很多人“提笔忘字”,正销蚀着汉字书写的传统。
如今,键盘上“敲字如飞”取代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除了签名,人们几乎很少用到手写了。因为长期使用电脑和手机,很多人只能大概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提笔忘字、错字连篇、笔顺颠倒,成为让人忧心的文化现象。在便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的诱惑下,人们由习惯养成依赖,由依赖变为退让。当不得不提笔时,才发现汉字的具体构成竟是如此模糊,写出来的字也丑得难以见人。有语言专家指出,键盘输入的快捷和高效,减少了人们的写字机会。长此以往,中国人掌握的汉字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