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村瓦窑垟窑址对于古陶瓷学界来说已经是一处“老油田”了。2010年冬至2011年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泉市博物馆在当地发现了两处龙窑遗址,同时在对面的大磨涧边又发现了一处。现在的瓦窑垟窑址只是一片荒草萋萋的山丘,但是在民国时期,当地挖掘黑胎青瓷蔚然成风,一度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局面,居然还开出了妓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岳明研究员说,所幸当时的古玩贩子认为龙窑遗址里不太会有瓷片,因此给了后人重新寻觅的空间。在一处龙窑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几经努力,在未被扰动的地层里发现了两片黑胎青瓷,经国际通用的古陶瓷热释光测定法,青瓷年代与地层年代相符,属于南宋时期。这处龙窑后段中部还发现了窑门遗址,沈岳明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元朝的工匠把南宋的龙窑截短了。
而小梅镇中心小学校园里的一处竹林,则更有重要发现。过去人们在竹林里掘笋时,就时常会翻出黑胎青瓷的碎片。2011年10月起,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龙窑遗址,还在一个3.5米×2米的灰坑里发现了200多件可复原的黑胎青釉瓷器,并有较多的窑具出土。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泉青瓷博物馆主办的论证会上,这批出土的黑胎青瓷标本引起了来自中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的浓厚兴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光尧感慨地说:“这是古陶瓷界从清朝光绪年间就追寻的东西,在龙泉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