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登陆
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区域 > 正文

红塔寺壁画使得甘肃石窟历史年谱延续至清代

发布者:蔡晋杰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据悉,敦煌研究院数位文博专家近日对甘肃临夏东乡族自治县境内的红塔寺石窟进行了实地调查,基本弄清了距离地面数十米的绝壁之上的石窟内表层清代康熙年间壁画的内容,这使得使甘肃石窟历史年谱延续到了清代。甘肃省横跨河西走廊,境内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众多石窟寺保存了公元5世纪以来丝…

    据悉,敦煌研究院数位文博专家近日对甘肃临夏东乡族自治县境内的红塔寺石窟进行了实地调查,基本弄清了距离地面数十米的绝壁之上的石窟内表层清代康熙年间壁画的内容,这使得使甘肃石窟历史年谱延续到了清代。

  甘肃省横跨河西走廊,境内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众多石窟寺保存了公元5世纪以来丝绸之路上璀璨的佛教艺术。但进入宋元以后,甘肃佛教石窟艺术也随着中西商路的变迁和战乱逐渐衰落,特别是清代,在红塔寺石窟发现之前,几乎找不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石窟。

  2009年底至2010年初,东乡县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对红塔寺崖壁上的石窟进行了调查,发现石窟中保存有大量古代壁画,面积约50平方米。由于石窟位于距离地面数十米的绝壁之上,加之当地相关的技术力量不够,对于石窟壁画的具体研究未能展开,其在佛教史、佛教艺术等方面的价值还不明确。

  据了解,此次实地考察发现,洞窟西北壁中部绘药师佛一铺,药师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左手托钵置于腹前,右手施降魔印垂放膝上。药师佛两侧以墨线划出若干方格,分别绘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其中东南侧自上而下用横线分为三栏,分别画“燃灯佛度化太子”、“忍辱贤人”、“割肉畏(喂)鹦(鹰)”等故事,西北侧则以墨线划出等大的九个方格,绘太子降生、出四门、燃灯佛授记等故事。

  考察中还发现,红塔寺石窟的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壁画脱落、风化严重。对比2010年初调查的情况,甬道及窟门两侧下部墙面已斑驳脱落不少。参与考察的敦煌研究院的文博专家强调,红塔寺石窟壁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当引起省文物管理部门的重视,该寺目前急需科学保护,应尽量减少参观,以保证洞窟小环境不受破坏。

  红塔寺,又名洪塔寺,始建于南宋末年,至清同治以前,已形成颇为宏大的建筑规模。寺院背靠100多米高的红砂岩悬壁,分上、中、下三层三殿。当时僧人众多,香火旺盛,殿内塑像、壁画甚多。后经战乱和建国后数次反封建运动,经卷被焚,僧人悉被遣散,寺院建筑全部被拆毁,但凿建于离地50多米悬崖之上的石窟因栈道被毁而得以保存。

标签:红塔寺石窟 敦煌石窟 2012年11月24日 11:52    [查看原文]   
推荐产品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