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卫芳研究生毕业,城里求职受挫后回家种地,父亲见儿子毕业后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开始后悔送儿子念书,原本是希望他能找个好工作以此来改变家里的贫穷生活,可到头来他又回到村里种地,面对村民的闲言碎语,他觉得很没面子,于是愤而服毒自杀。41岁的苗卫芳,曾因考研成功而成为保定阜平柳树沟村的骄傲,因为是村子有史以来的第一名研究生,如今却成为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父亲说,在苗卫芳的眼里,理想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就是“铁饭碗”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但他并没有这个能力,曾经一老师说过,他很有才华,但完全不会表达,而且高不成低不就。
很多人不由得联想到当今“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的悲怆现实,从而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读书无用论!硕士,高学历的一种标志;“蚁族”,让人想到的是低学历的人群。而如今,这两个原本不搭的词汇却合成了一个词,被网友戏称为“硕蚁”,这背后的社会问题正引发越来越多人深思。
曾几何时,拿到硕士学历就像拿到了一张就业“王牌”,意味着好工作、高收入,也意味着命运的改变。但如今,硕士就业难也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试想,高学历人群都陷入就业难,别的还用说吗?这种“蚁族”的年龄与学历向上延伸的趋势值得反思与警醒。
有专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硕士加入“蚁族”,这个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背后反映出来的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关注。否则,读书无用就会真的成为现实,届时,教育价值就会流失,促进阶层流动的主要渠道将会闭塞,阶层分化与不公平感随之蔓延,这将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