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具体职位表正式公布。在多数岗位中,有“条件艰苦”、“能够坚持节假日加班”、“常年出差”等备注,放眼看去,尽是苦差活。这也让众多考生吐槽:“简直是史上最苦金饭碗啊!”听起来,“公务员=闲职”的态势,正被扭转。专家也表示,“苦差”增加,是公务员招录的大势,“一份报纸坐半天”的公务员悠闲生活已成“过去式”。
不可否认,公务员变“苦差”,或是政务进步的必然趋势。政务透明、舆论监督改善的语境下,公务员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型,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基层,资源的相对匮乏,也会影响到其福利,对工作强度也有更高要求。
只是,公务员“苦差化”的势头,在时下仅是纵向的“不如从前”,未必经得起横向比较:较之于一般性的社会岗位,做公务员,未必就苦不堪言,或许还是“香饽饽”。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经常出差,要下基层,节假日加班,并不算苦。各个行业都需要面对。即使公务员职位条件要求更多,这个职业依然相对轻松。更不用说其本身所具有的户籍、社保等隐性福利,这些都具备极大的吸引力。
毋庸置疑,公务员的“苦头”增多,是种大势。长此以往,职业遴选也将更为平衡——做公务员,或许不再是所有人的职业向往。可就当前来看,“最苦金饭碗”难以让公考热立马降温。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隐性福利不从公务员待遇中抽离,公务员就算“苦”点,照样会成为许多人艳羡的职业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