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最近流行一个段子,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并美其名曰:“中国式过马路。”转发此段子的人不少,有网友还加上自己的感慨:嚯!这是过马路啊,还是过景阳冈啊?靠人多硬拦汽车,忒不文明!
感慨归感慨,仔细一想,还真让这段子说准了。平常我们过马路时,这样的过法确实不鲜见。有一两个身影老老实实等变灯,还被同伴责骂:快点儿,别傻等了!许多时候,我们自己下意识也就随大流走了,一抬头:哎,这不红灯吗?我怎么过来了?
围观:
@明志教育陈晓金:中国人的特殊心理,“法不责众”。
@vincent陈一衡:我经常跟着老年人的身边走,他们毫无顾忌,确实屌!省了我不少时间。
@老练伯:某些红路灯,给行人时间只有10秒,一个6车道的距离,不走快点基本上过不到对面,碰到年老长者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很多“中国式过马路”亦无奈之举。
@-在烦恼小事的伊蘇打开电脑看到的第一条新闻是——中国式过马路。笑死我了。。。深有感触啊。每次看着别人已经走动了,自己还在等绿灯亮起,确实感觉傻乎乎
小结:
有人说,是不是可以加大对行人闯红灯的处罚呢?行人“闯红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了。“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这是我们听到的关于“中国式过马路”主要的原因,只要一个匆忙的理由,就可以置交通法规不顾,横闯红灯而去,而许多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对“闯红灯”行人进行避让,可单从后果角度着手,行人闯个红灯,能罚到什么程度?再者说,处罚就得设执行者,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得管起来,那需要多高的社会成本?建立是非观、规则意识,才是与现代文明接榫的正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