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艺术 > 正文

地铁让座血案 引发对公共道德的反思

发布者:拓荒族网友                   我要评论(0)
7日上午,广州地铁4号线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的互殴。一名60多岁的老人与一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因为争议引发了“血案”。据调查,这件“血案”并非因为此前媒体普遍认为的“让座”问题所引起,而是在上地铁之前,两人就有所争执。这一血腥场景,让人痛心,由此展开的道德反思乃至谴责,都十分必要。


  7日上午,广州地铁4号线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的互殴。一名60多岁的老人与一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因为争议引发了“血案”。据调查,这件“血案”并非因为此前媒体普遍认为的“让座”问题所引起,而是在上地铁之前,两人就有所争执。 

  这一血腥场景,让人痛心,由此展开的道德反思乃至谴责,都十分必要。但目前对这件“血案”的反思有点误入歧途,不少人在网上表示,有些老人不值得尊敬,以后碰到这样的场合也不让座。这样的反思,让人失望。


   社会是复杂的,体现在每个人的道德层面上都是参差不齐。有人称,并不是所有的让座都有必要,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值得尊敬。确实,并不排除个别老人为老不尊;而且,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让出的座位,就一定给了那些德高望重者。但让座是一种美德,这是自身心灵的一种觉悟。我们让座的对象,更多是就身体和年龄而言的,而不是就道德而言。也就是说,让座是美德,是人所皆知的善;至于说,受让的人道德水准如何,那不应该是我们考虑的。

 

  媒体已经证实,广州地铁发生的这起“血案”,并非此前所称的“让座”引起。退一步讲,即使是“让座”引起的,也没有任何理由走向极致,从此就不让座了。反思一起事件,是为了求得真理,是为了这个社会更加美好。就像当初“小悦悦悲剧”的发生,反思应该致力于社会道德的进步,而不能因此浇灭本来还存有的道德火种。同样,这起“地铁血案”,可以对两位当事人进行道德谴责,但不能从此不再让座。反思转向从此不让座,显然是错误的。

 

  当我们以道德的名义指责他人时,自己却在反思中转向从此不让座,这里其实已经背叛了自己,背叛了道德。这一事件的发生,应该促进我们更加注重公共道德,更加坚定地快乐地让座。这才是一种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这样的反思,才有意义和价值。

2012年10月10日 15:05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