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28年前的一件往事——1984年4月,武汉一位工人,因为亲身受到的冤屈而给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不称“军委邓主席”,也不称“中顾委邓主任”,而是恳切地写道:“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小平同志看了这封“称同志”的信,当即写下了一段话——“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重处理”……
其实言为心声,称呼也不只是一个叫法问题。有人查过辞典,说“同志”二字,一是说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二是指人们惯用的彼此间的称呼。前者体现宗旨,后者彰显平等,所以“同志”二字,其实是最高尚的称呼,也是最难得的称号,更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全部出发点和民主作风、平等意识的深层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平同志一闻“同志”,就说“我很喜欢”,这个“喜欢”,不只是他个人的风格和喜好,而是他对党内关系乃至党和人民关系的毕生理解。我们从小平同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肺腑之言中,从天安门城楼上他面对“小平你好”的横幅而露出的由衷笑容中,从小平同志因为“怕”扰民、干扰地方而几十年“不敢”回家乡中,难道不能体会到小平同志对于称“同志”的“我很喜欢”的政治学来由和它的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