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是新闻报道的最低要求,是新闻报道的一条底线。而我们的央视,有没有坚守住这条底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采访的成百上千的人中,难道就没有一位不幸福的人?按照简单的数学概率论来讲,如果不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那至少也是小概率事件,是不可信的。实事求是地讲,感觉幸福的人肯定是有的,同样,感觉不幸福的人肯定也是有的。而央视的做法,是希望给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幸福的人,而没有不幸福的人。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舆论宣传,而不是新闻报道了。
说央视“作了倾向性的剪辑”,也许是冤枉了他们,也许他们确实没有采访到感觉不幸福的人。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本身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原因很简单,我们中国人已经不习惯说出心里的真实感受了,或者说我们中国人已经不会说出心里的真实感受了。这简直就是感觉麻木,失去感知、感觉的木乃伊状态,离幸福更是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了。一位六七十岁的拾荒老大爷,问人家幸福不?如果他回答说很幸福,你不觉得可怕么?一位被强拆的自焚者的家人,问人家幸福不?如果他回答说很幸福,你不觉得可怕么?一位下岗人员,没有医保,没有福利待遇,问人家幸福不?如果他回答说很幸福,你不觉得可怕么?一位失学的黑砖窑童工,问人家幸福不?如果他回答说很幸福,你不觉得可怕么?一位因贫穷而选择做妓女的女工,问人家幸福不?如果他回答说很幸福,你不觉得可怕么?
面对摄像机,有几个中国人还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要说是面对摄像机了,即使是面对熟人、朋友,我们中国人一般也不会这么做的。因为血的教训,已经让他们不得不学会“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实在是人心难测啊,谁不是坚持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做事的呢?有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中国人因为长期生活在专制暴政之下,所以民众一般不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你一发表观点,可能就会成为专制主义迫害的对象。有一次,采访一个小伙子,他说:关我屁事,我是打酱油的。这就是一个证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机对着这个百姓,问他是不是感觉到幸福,他说的是不是真话,这是很有疑问的。也可能他把自己的真正意见隐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