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广西80多卷佛教道教经书由北宋流传至今

作者:拓荒族网友                   我要评论(0)
    为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乐业县文物工作者在甘田镇四合村那仲屯黄意专家中,发现其留存有《玉皇经》、《明圣经》、《观音救苦经》等80多卷佛教、道教经书,这些经书是从北宋时期流传至今的手抄本和原版,有的从外地流入,有的是在天怀寺通过降乩留下,并藏于甘田镇的天怀寺院里,后因天怀寺被摧毁而流传民间。现年75岁的黄永芒告诉我们:“乐业天怀寺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960至1127年),清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和清道光十七年(1833年)两次修缮,1953年被摧毁,曾是佛教圣地,是出家人及居士修行的场所。天怀寺原

    为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乐业县文物工作者在甘田镇四合村那仲屯黄意专家中,发现其留存有《玉皇经》、《明圣经》、《观音救苦经》等80多卷佛教、道教经书,这些经书是从北宋时期流传至今的手抄本和原版,有的从外地流入,有的是在天怀寺通过降乩留下,并藏于甘田镇的天怀寺院里,后因天怀寺被摧毁而流传民间。现年75岁的黄永芒告诉我们:“乐业天怀寺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960至1127年),清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和清道光十七年(1833年)两次修缮,1953年被摧毁,曾是佛教圣地,是出家人及居士修行的场所。天怀寺原貌为四合院三层宝塔式青砖楼,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弥勒佛等佛教圣祖。1953年天怀寺被摧毁之前,天怀寺里藏有大量经书,甘田当时由于没有什么私塾,平民百姓的孩子更是上不了学,为了教育子女,每月初一和十五甘田周边48个寨的老百姓都把孩子送到天怀寺学习文化和经书。”

  后来,天怀寺被毁,寺内收藏的大量经书散落于天怀寺附近民间,他们继续保持天怀寺被毁前的念经习俗,每个村寨稍懂文化的老人白天干活,晚上聚在一起,利用从天怀寺流传下来的大量经书,教小孩念诵经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子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孝敬父母等。尤其是每月的农历初一或是十五,懂得念经的家庭自个儿在家念经,不懂念经的家庭就请外人到家里来念经,祈求全家老少四季平安,消灾脱难。经书一念就是三天三夜或是更长时间。“在寨子里,由于老人们经常围座在一起念诵经书,经书念多了,小孩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甚至连一些文盲都会念”。甘田镇四合村那仲屯黄意专告诉我们。黄意专9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念经,由于他勤奋好学,父亲教给他的几十本经书他都能熟悉掌握,并能潺潺道来,让人很信服。后来,随着父亲的渐渐老去,他就操起父亲的旧业,除了当地群众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念经外,还经常有逻西、雅长甚至凌云等群众请他到家里去念经。

  谈到经书时,黄意专还特地把装在箱子里的80多卷各式各样经书拿出来,一一摆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我们作介绍。当我们问其当地是否只有他家藏有经书时,黄意专说:“在甘田镇,除了我家,其它各村各寨的很多家庭也都藏有经书,全镇大概藏有经书400多卷。就连我们屯98岁的黄冬月老人都还藏有经书,并且还一直坚持念经到现在。”出于好奇,在黄意专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黄冬月的家里。当我们说明来意后,黄冬月翻出她那本泛黄的《明圣经》原版,开始向我们念了起来。黄冬月老人看上去很精神,可她花白的头发和布满皱纹的脸庞却无法掩饰岁月的痕迹。据了解,黄冬月出生的年代,正值当地群众到天怀寺学习文化和经书的年代,黄冬月也不例外,经常到天怀寺学习经书,坚定了佛教、道教信念,即便是1953年天怀寺被毁,她仍坚持在家念诵经书,并且终身不嫁。如今,虽然上了一定年纪,每逢初一、十五,她仍不忘念经诵佛。鉴于甘田镇所具有的深厚佛教文化底蕴,2010年天怀寺被上级宗教部门正式批准为佛教活动固定场所。目前,当地政府已投资100万元,正在重建天怀寺寺院,计划把流传于民间的佛教及道教经书重新收藏于天怀寺内。

 

 

2012年08月08日 15:17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文化 收藏 图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情感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