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毛泽东决策的最后一仗:西沙海战

作者:拓荒族网友                   我要评论(0)
1974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决策、指挥了我军在西沙海域的海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更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此时,毛泽东已是81岁高龄。尽管他身体欠佳,自嘲快要“见马克思”了,头脑却依然清醒、睿智,密切关注着领土主权的完整。邓小平停职7年后的第一个军事行动,当时,南越军队侵占我国南沙、西沙的6个岛礁,其军舰还接连在西沙海域撞毁中国渔船,并抓捕船上渔民。1974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向南越当局提出严正警告,重申中国对西沙、南沙、中沙和东

  1974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决策、指挥了我军在西沙海域的海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更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此时,毛泽东已是81岁高龄。尽管他身体欠佳,自嘲快要“见马克思”了,头脑却依然清醒、睿智,密切关注着领土主权的完整。邓小平停职7年后的第一个军事行动,当时,南越军队侵占我国南沙、西沙的6个岛礁,其军舰还接连在西沙海域撞毁中国渔船,并抓捕船上渔民。1974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向南越当局提出严正警告,重申中国对西沙、南沙、中沙和东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南越当局置之不理,反而在1月15日派出3艘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再次侵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并向飘着中国国旗的甘泉岛开炮射击,造成民兵和中国渔民伤亡。1月17日,南越军队又侵占了西沙的金银岛和甘泉岛,公然取下岛上的中国国旗。

  当天深夜,周恩来打电话给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李力,询问西沙群岛的详细状况。周恩来听完李力的汇报后说,西沙可能引发一场战争,这个问题很大,需请示毛主席。随后,周恩来和叶剑英写了一份报告,送给毛泽东,提出应通过加强巡逻及其他相应军事措施,保卫西沙群岛。毛泽东在报告上郑重批下两个字:同意!并指出:“看来,不打一仗,不足以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恩来、剑英的意见很对!”1月19日清晨,4艘南越军舰逼近中国海军编队,并打响第一枪。中央决定,由叶剑英、邓小平负责,到总参作战部指挥西沙海战。邓小平当时刚刚复出,1月5日才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这是他在停职7年后指挥的第一个军事行动。邓小平到达总参作战部后,第一句话是,“先把情况汇报一下”;第二句话是,“要先明确一下指挥关系,陆海空参战部队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接着,邓小平口述作战命令,作战参谋复诵一遍,他改动了几个字和个别标点,问其他官兵有没有不同意见。然后,邓小平下发作战指令,一份份电报就这样发往广州军区。

 

  1月19日上午10点25分,西沙海战正式打响。1小时后,南越4艘军舰中3艘受到重创,先后离开作战区域,只剩一艘军舰完好。11点32分,中国海军增援舰队赶到,将南越最后一艘军舰击沉。至此,中国海军以4艘舰艇受伤、18人牺牲、67人负伤的代价,成功结束战斗。在北京坐镇指挥的邓小平收到战报后,捻灭手中的香烟说:“我们该吃饭了吧?”离开作战值班室前,邓小平给广州军区发电报,定下指挥西沙海战的最后一个任务:继续扩大战斗,收复珊瑚、甘泉、金银三岛。此战后,西沙群岛处于中国内地实际控制下。

  1988年,已经摆脱美国统治、实现统一的越南,又在南沙挑起了赤瓜礁海战。3月14日清晨,越南海军3艘军舰抵达赤瓜礁。随后,中国海军“鹰潭”号护卫舰和“湘潭”号护卫舰先后抵达赤瓜礁。8时,中国士兵杜祥厚在和越军对峙过程中,出手拔掉插在礁盘上的越南国旗。一名越军立即举枪瞄准杜祥厚的胸膛。另一名中国士兵杨志亮见状,马上伸手推开越军的枪支,此时,越军扣动扳机,击伤杨志亮。双方随即发生交火。4分钟后,越军604船起火下沉。9时,越军505登陆舰升起了一面白旗投降。9时15分,“湘潭”号护卫舰对越军605船发起攻击,越军605船中弹起火,指挥台被击毁,船体严重倾斜。9时37分,“湘潭”号护卫舰停止射击。后查证,越军605船当晚沉没。赤瓜礁海战前,虽然我国一直严正宣告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但实际上并没有有效控制其中任何一个岛屿、珊瑚礁或沙洲。此次海战后,我国控制了南沙群岛的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个岛礁,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控制的空白。1994年,南海渔政部门进驻美济礁,进行有效管理,中国内地在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岛礁数目达到7个。

 

 

2012年08月07日 14:14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文化 收藏 图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情感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