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英国布克奖得主拜厄特:我不想写小女人的东西

作者:高晓斌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我要评论(0)
    主持人说,这是中英两国最富盛名的两位女作家的对话。    昨天晚上,在外滩源一号,那个草木茂盛、到处挂着油画和水晶吊灯的欧式大宅里,王安忆和女爵士A.S。拜厄特,进行了一场“当代女性写作——英国与中国”的对话。    拜厄特是英国布克奖的获得者,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的小说《占有》,是布克奖历史上最知名的作品之一。这次中国行,她去了北京、南京,而上海,是她的最后一站。    76岁的拜厄特给人朴素、雅致的印象,紫色衬衣、白色卷发,体态丰腴。写绝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她,侧面望去,似乎还有些维多利亚


    主持人说,这是中英两国最富盛名的两位女作家的对话。

    昨天晚上,在外滩源一号,那个草木茂盛、到处挂着油画和水晶吊灯的欧式大宅里,王安忆和女爵士A.S。拜厄特,进行了一场“当代女性写作——英国与中国”的对话。

    拜厄特是英国布克奖的获得者,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的小说《占有》,是布克奖历史上最知名的作品之一。这次中国行,她去了北京、南京,而上海,是她的最后一站。

    76岁的拜厄特给人朴素、雅致的印象,紫色衬衣、白色卷发,体态丰腴。写绝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她,侧面望去,似乎还有些维多利亚女王的摸样。

    而王安忆,一如既往走着“贵妇”路线,发髻高高盘起,灰色长裙外,套着一件黑西服。显然是瘦削了,眼神却不时闪现智慧的光芒。

她和她的作品

    拜厄特以独具一格的想象力与过人的智慧享誉当代文学界。她拥有渊博的知识,并将其充分融合到她的文学创作中去。2008年,拜厄特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英国最伟大的50位作家之一”。她先后推出29部作品,囊括27座大小奖项。

    拜厄特早期一些作品以及《占有》、《天使与昆虫》都是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的。她的巅峰之作《占有》于1990年发行,最近再推新版。

    近50万字的《占有》融合了侦探故事、浪漫恋情、格林童话、北欧神话、对西方学术文明的讽刺、对爱情和占有的哲学思索,以及繁复的情书和华美的仿维多利亚诗歌,被《纽约时报》誉为“文学史上的华丽壮举”。《卫报》还将其评选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部书”。

拜厄特的上一次中国之行,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了。她曾造访过北京大学,并在校园引起了轰动。

谈话从女性文学奖开始

    拜厄特开门见山阐明了自己的写作格局,“我不想写小女人的东西,而是想写对人的思想有解放意义的小说。”

    这一志趣,根源于她在很年轻的时候便有“老女人”的成熟心境——“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是个24岁的小女人,但自己觉得已经是一个老女人了。当时带一个很小的孩子,似乎觉得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了,觉得自己可以开始写作——把我的经验写出来。”

她说,在英国,有个专门给女性作家设立的奖,叫“桔子奖”。

   “因为得布克奖的作家里,男性居多,所以女作家们自己开创了一个。”拜厄特自嘲,“其实,桔子奖并不合法,因为在英国,不能设立有性别歧视的奖项, 但桔子奖明显有性别歧视。”

这个桔子奖,刺激了王安忆。

   “女性的文学奖,中国也有,完全是民间的女性自己搞起来的,到现在为止都没人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王安忆都很反感人家称自己是女作家。

    但她现在慢慢接受这个命名了,“男作家太有野心,总想写史诗性质的,想宏大叙事,而且,他们还想着升官、发财,而女作家,只要好好写东西就行,更符合文学的本质,所以我很开心自己是个女作家。”

现场有读者提议,请王安忆发起一个中国的女性文学奖,或者,就叫“草莓奖”、“芒果奖”、“香蕉奖”也OK。

    拜厄特这个时候,突然“呵呵呵”地笑出了声,“不管在哪个国家,女生都是吃货哦!”

她最爱的中国作家是沈从文

    拜厄特走的博雅路线,她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接受过系统的文学训练。

    她甚至有“当代最博学的女小说家”之誉,她的小说里,诗歌、神话、历史、哲学、艺术、生物学、语言学被自由、灵巧地编织在一起。

    “我看了《占有》和《天使与昆虫》这两部拜厄特的最新小说,顿时妒忌她。我想,我如果受过高等教育,我的《天香》会写得更顺利。”王安忆幽幽地说,“我没读过大学,所以我写《天香》的时候,特别困难,找遍了全上海的图书馆资料。”

    拜厄特却对王安忆的这一说法“保留意见”,“我年轻的时候,纠结迷茫了很久,为的就是要不要上大学的问题。因为受了高等教育,很有可能成为‘剩女’。”

    “当然,如果你长得好看,有足够吸引人的绯闻,女性作家也更容易出名。”王安忆“毒舌”了一句,“但‘绣花枕头’是很容易被人看穿的。就像现在看到一个作家说话的样子,我就能判断出是否受过多场书展的训练。”

    除了写作,拜厄特还在大学执教多年,有非常深厚的学院背景,曾出版过关于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默克多等名家的论著。

    这一点,在复旦大学教中文的王安忆,有着相似的经历。

    不过,拜厄特的教学习惯,可谓“鬼马”。

     昨天晚上,她一直在手上捏着一卷胶带纸,就和和尚念经时,手上拿着佛珠一样。

    “念珠拨弄时,会发出声音,胶带纸是不发出声音的。我需要手在动,才能思考。”这个老太太,说到这里,竟然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声音像坐滑滑梯,越来越低,“我80年代来中国的时候,看到寺庙里很多法师这样。(所以)回去以后,每当学生在对面听我讲课,我就要拿着胶带纸转动,才能静心。”

    她最喜欢的,是中国作家沈从文,“我模仿他,写了一个短篇,结果被人说那是个中国小说。”

    昨天,她和王安忆的对话,吸引了长三角地区的上百读者。“这两天,我在中国受到热情‘追捧’,也有了点‘女王’的感觉。”


2012年09月07日 15:18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文化 收藏 图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情感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