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于非虚构类和少儿类榜上的“平衡”,虚构类榜上不“不平衡”显得十分突出。青春文学读物是否真的如此受到热捧?这些书究竟是什么人在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8月7日晚上到深圳书城中心城实地考察了一番。晚上七时二十分,记者来到中心书城北区综合书店,此时收银台处已排起了长龙。在记者观察的20分钟里,共有119人购书,其中学生占49人,将近五成。教辅类书籍占了学生所购书的大部分,在教辅资料之外,青春文学、言情小说是学生族群购书的首选。“青春文学教主”郭敬明于2006年出版的《1995-2005夏至未至》依然备受中小学生喜爱。近年出版的《小时代》系列也大受欢迎。“暑期来了,我们没有什么事做,我周围的同学都在看这些书。他们觉得不错就推荐给我,我自己也挺喜欢他的风格。”一位就读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样告诉记者。短短二十分钟内,记者观察到有近十位学生手持郭敬明作品到收银台结账。另一位曾经在青春文学界“混迹”的“叛逆才子”韩寒的书销量也很好,其受欢迎度也不逊色于郭敬明。不同于郭敬明的读者多为中小学生,购买韩寒书的多为大学生。2008年出版的《杂的文》和近期出版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都出现在大学生的购书单上。
其中今年进入上半年微博影响力名人榜的张小娴因其“心灵鸡汤”的爱情微博增加了许多女学生粉丝。她的言情小说《我终究是爱你的》、《面包树上的女人》等书都被许多女学生奉为“爱情手册”。“我在微博上关注了她,我喜欢她的文字风格很细腻温柔,我就来买了一系列她的书!”一名女学生手捧一摞张小娴的书,兴奋地跟记者说。相比之下,国内外经典文学著作则备受冷落,翻看此类书籍的学生屈指可数,二十分钟里,记者只发现只有两位学生购买了经典文学,分别是周国平的《智慧引领幸福》和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