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革命与生活的“相关”与“无关”

作者:高晓斌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我要评论(0)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出版的包含“辛亥”关键的图书,超过一百种。在这股纪念出版大潮过去半年一年之后,还敢抛出一本《民国了》,还是在讲辛亥年的往事,作者出版者,得有多大的勇气,才敢炒这锅冷饭啊?    读毕是书,倒不得不承认:蛋炒饭必用隔夜饭,回锅肉也不一定不如鲜肉香。《民国了》跟去年那些风行一时、及时应景的书们相较,至少有它的新鲜之处。    《民国了》所写大致是从武昌首义到清帝逊位这四个月中,数个重点省份与地区的故事。当然也包括某些“前史”如秋瑾徐锡麟等,主要材料来自历史文件、日记、回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出版的包含“辛亥”关键的图书,超过一百种。在这股纪念出版大潮过去半年一年之后,还敢抛出一本《民国了》,还是在讲辛亥年的往事,作者出版者,得有多大的勇气,才敢炒这锅冷饭啊?

    读毕是书,倒不得不承认:蛋炒饭必用隔夜饭,回锅肉也不一定不如鲜肉香。《民国了》跟去年那些风行一时、及时应景的书们相较,至少有它的新鲜之处。

    《民国了》所写大致是从武昌首义到清帝逊位这四个月中,数个重点省份与地区的故事。当然也包括某些“前史”如秋瑾徐锡麟等,主要材料来自历史文件、日记、回忆录甚至小说,坦白说,与已出的辛亥书如《辛亥:摇晃的中国》《1911年中国大革命》《大变局:1911》等相比,并没有什么独家材料。《民国了》的特色是用“新闻特写的方式”来书写这段历史。

    所谓“新闻特写的方式”,首先是强调大量的细节。作者在微博上说过他自己是“细节控”,大量的事件细节才能让故事显得丰满鲜活,才能尽量试图还原现场的气氛,以及那些历史关键时刻的可能性。

    “历史新闻特写”的另一特点,便是关注私人视角中的时代巨变。作者并不太刻意去写那些众所周知的“大人物”如孙中山、袁世凯、黄兴、黎元洪,反而更关注那些参与历史的小人物:一位士兵,一名学子,一个顽抗的清军头领,或是革命过程中一些有代表的模式,比如四川一个县是怎么完成独立光复-重建政权这件大事的。任何的时代风云,对于不同阶层、位置、处境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幻影变相。只有写出很多人眼中的革命,辛亥才不仅仅是孙袁斗法的辛亥,也不仅仅是运筹帷幄的辛亥,改天换日的辛亥,而是变中藏着不变的辛亥,万千人物各有怀抱的辛亥。

    地域的强调,是本书的又一重点。独立十四省,每个省的光复,都有它与众不同的起因、形式、制度、文告、经历,这与各省的地域文化、开化程度,独立前在全国的地位,都息息有关,有些省早有准备,有些省随波逐流,有些省恶斗连连,有些省波澜不惊,这些故事,在正统的宏大历史或许不过是小小一段,但在《民国了》这本书里却给每个省一两章的篇幅,北京、上海、四川、湖南、山西、直隶、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九省二城,如不同的熟人,在时代转折点上显出的是不同的面相。四川人的乱,湖南人的蛮,江苏人的稳,浙江人的悍,北方革命党的惨,一一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细细展现。

    最有意思的是,全书都是各地光复的故事,第一章偏偏选在与光复无关的北京。这一章名为《三位北京客的辛亥年》,选了前翰林学士恽毓鼎、现湖南布政使郑孝胥、清华学堂一年级新生吴宓,这样三个年龄、身份相去甚远的人,写他们的辛亥年。揣摩作者选这三个人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都有很完整的日记记录;二是这三个人都远离革命核心,又各有代表性,他们的生活与观感,其实更能反映“革命之外”又关心革命的各阶层的状态;三是三个人的政治立场分别近于保守派、立宪派与革命派,这三种立场基本可以概括当年中国的主要思潮。这一章也并不是只写这三个人与辛亥事变相关的见闻想法,而是力图将之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让读者可以看清,革命与日常生活的“相关”与“无关”--这大概也正是《民国了》想说的主旨所在。

2012年09月10日 15:38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文化 收藏 图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情感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