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 > 购车 > 正文

汽车业上演“死亡竞速”产能扩张隐忧初现

汽车行业成为今年315晚会曝光率最高的行业。201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9415件,其中汽车相关投诉26251件,在整个商品大类中排行第三,仅次于通信类和服装产品。在针对汽车的投诉中,质量问题占10230件,合同和售后问题分别达到6104件和4111件。在汽车质量投诉攀升的背后,是汽车产业竞争逐…

汽车行业成为今年3·15晚会曝光率最高的行业。

201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9415件,其中汽车相关投诉26251件,在整个商品大类中排行第三,仅次于通信类和服装产品。在针对汽车的投诉中,质量问题占10230件,合同和售后问题分别达到6104件和4111件。

在汽车质量投诉攀升的背后,是汽车产业竞争逐年加剧,前几年的汽车产能大扩张正在将汽车产业拖入产能过剩的泥潭。

从近几年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汽车行业一直是处在供过于求的状态。

今日汽车新闻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乘用车整体产能已达2306万辆,产能利用率为66.39%;2013年中国汽车产能为2914万辆,全年汽车销量为2211万辆,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4%,其中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只有65%,已低于70%的安全线;2014年末国内汽车产能达到2586.56万辆,产能利用率为76.3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汽车行业产能情况在2013年是最高点,汽车产量将近3000万辆,产能利用率达到84%,但是在2014年产能下降将近4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下降了将近10%。

“其实,2014行业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较好水平,其中乘用车行业与宏观经济相背离而仍然保持了10%左右的良好增速。”中研普华研究员范银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范银鑫分析,2015年汽车产能或达4000万辆,这相当于比2014年多生产将近1500万辆,而2014年产能利用率才76.34%,这么说来,2015年我国汽车销量目标是4600多万辆,在产能利用率70%安全线的条件下,销售将近3220万辆。

陷入产能过剩困局

范银鑫分析,规划产能要释放出全部的潜在生产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年增加。而这种逐渐的产能释放,并不一定在开始阶段就成为过剩。而且产能利用率在每一家企业都不是百分百的。只有汽车产能过剩,汽车市场才能成为一个买方市场,企业才能真正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诉求。只有产能过剩,才能让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真正开始,这种真正的竞争,才能让企业更关注销售以外更重要的事情。

中商产业研究院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李彬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而当下汽车产能大部分是几年前汽车产业发展鼎盛时期建设的项目,同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人口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家庭汽车保有量还较低,市场空间还较大。

“可是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成熟必然会进入低速平稳发展阶段,在市场刺激下产能扩张速度高于产业需求速度,必然就会出现产能过剩,这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行业优胜劣汰走向成熟的过度阶段。”李彬说。

“产能过剩”跟经济发展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增长乏力,消费购买力不强时,产能就会出现过剩。

“中国产业过剩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之前政府长期过度干预市场,加之企业对市场运行规律认识不深刻,对市场需求判断过于乐观,结果在经济发展放缓时,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局。”深圳市思格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罗高瞻在接受记者采访强调。

利润增幅下降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汽车生产速度越来越快,汽车行业生产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原材料又呈现涨价走势,两者的相互压力也使得车企打价格仗,导致利润增幅下降,亏损增加。

另外,最新汽车新闻记者也了解到,由于汽车之间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8.36%和49.48%。而市面上36%-40%的车是自主生产,因此汽车之间的库存压力也进一步增大。

“汽车企业在不断膨胀地进行汽车拟建项目、改扩建项目,使得汽车的供应量更加增大。由此,3种竞争导致汽车市场出现供过于求。2009、2010年的汽车产销量30%-50%的高增长率,对市场长期乐观估计,盲目扩张产能,待项目建成后汽车市场的产销增速却一落千丈,以至于产能过剩,从而引发流通领域的动荡是其主要原因。”

事实上,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除了国内车企扩张外,外资企业在华项目投资也不少。

有数据显示,世界利润率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中有7/10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和大众旗下的奥迪均视中国为其最大市场,十大高利润汽车制造商中仅有富士重工一家未在中国建设工厂。外国汽车制造商是在中国建厂最积极的参与者。现代、雷诺以及吉普等都计划或已在中国建厂。

上述数据均显示产能进一步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产业为地方政府GDP贡献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以至于不少地方出现了汽车项目的恶性投资竞争,部分需求量较大的城市限购加重需求疲软。

罗高瞻告诉记者,目前车企产能规划风险控制考虑不完善。前几年汽车产销需求旺盛,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48.3%、46.2%;2010年,产量、销量同比增长均为32.4%;目前汽车行业产能过剩,正是这几年车企产能规划过于乐观所致。最主要的一点是需求放缓。

据资料显示,2011年以后汽车产销量增速下滑,同比增长分别为0.8%、2.5%;2012年分别为4.6%、4.3%;2013年有所回升,分别为14.8%和13.9%;2014年又放缓为7.3%和6.9%。市场需求的放缓,导致产能利用率不高。

优胜劣汰

既然汽车业的“产能过剩”已是事实,那么“产能过剩”后的优胜劣汰也成了必然结果。

李彬强调,“产能过剩”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新一轮行业淘汰洗牌不可避免,一些强势品牌则会更强,国内汽车产业的集中度会不断提高,汽车市场竞争将会从几十家企业慢慢变成十几家甚至十家以内。

“汽车厂商的产能过剩以及对市场的乐观估计导致汽车库存高企,价格倒挂,这些在2014年的汽车市场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如果产能过剩、库存高企问题迟迟得不到合理解决,那么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将持续。”李彬表示。

“产能过剩”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在产能过剩的过程中,车企会意识到一些恶性竞争的弊端,改进竞争方式,创新产品,使得汽车行业良性竞争,促进发展。

当然,汽车“产能过剩”负面的影响也在所难免,首先,由于汽车数量增多,能源需求加大,可能导致能源问题。

范银鑫表示,汽车企业转换到其他行业的成本变高,制约自主创新,我国大部分汽车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不得不被动地、高成本地引进技术和产品,造成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又进一步引发恶性竞争,影响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在产能过剩的状态中,其实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想到国产汽车的生存问题。国产汽车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主要是依靠高成本地引进技术和产品,进行生产汽车,并没有控制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

在产能过剩的局面下,国产汽车境遇究竟将会如何?“汽车“产能过剩”必定使得汽车价格下降,这使得国产汽车利润空间进一步减少,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生存压力更大。”范银鑫表示。

李彬也表示了对于国产汽车生存境遇的看法。他认为,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外资和合资品牌价格下探,加速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布局,高端汽车市场国产企业长期处于弱势,中低端市场的生存空间又被外资品牌挤压,未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将有可能被迫开展海外战略。

另有业内人士称,国内汽车品牌企业由于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号召力等核心竞争优势较弱,是产能过剩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企业。

既然国产汽车在“产能过剩”的境遇下,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面临这种巨大的挑战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适者生存

罗高瞻对记者说,“洞悉市场需求,转型升级是企业度过危机的重要方法。”

2014年,乘用车拉动汽车产业增长,商用车则产销同比回落,更多商用车企业需要向需求更强的汽车细分市场转型。同时,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迅猛,同比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这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对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据汽车保养知识了解到,范银鑫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将汽车产能问题与兼并重组统筹规划,使得企业规模加大,竞争力增强,集中化加大。

二是严格执行产业市场准入标准,对“汽车产能过剩”行业的治理,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并要长短结合。一方面,要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在完善退出机制的基础上,防止旧产能死灰复燃。

三是提高投资准入的门槛。

四是充分利用“产能过剩”,提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坚持技术进步,促进汽车产业与能源、环境、交通的协调发展,发展自主品牌产品。


(汽车责编:郭娜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