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电动汽车“京沪行”终点仪式暨座谈会在京举行,标志着国内首个高速公路跨城际快充网络——京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全线贯通。
电动汽车“京沪行”由国家电网公司发起,众多车企纷纷响应,据中国汽车网站可知,最终确定由北汽集团、比亚迪公司、比亚迪-戴姆勒公司、东风日产公司等四家车企共同参与。由北汽E200、比亚迪E6、腾势、启辰晨风等纯电动汽车组成的车队,1月10日,从上海嘉定安亭快充站出发,途径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六省市、行程1262公里,历时4天,1月13日顺利抵达北京。车主们亲身体验了京沪高速沿途27座快充站的充电服务和电动汽车跨城际长距离行驶的切身感受。
京沪高速成为国内首条具备电动汽车快充服务功能的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全程1262公里,国家电网公司在沿线建成50座快充站,平均单向每50公里一座快充站。每座快充站规划建设4台120千瓦直流充电机、8个充电桩,可同时为8辆电动汽车充电,30分钟内充满(80%电量),先期建设2台充电机、4个充电桩,支持所有符合中国标准的电动汽车充电。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积极构建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的要求,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建设。2014年,在京沪、京港澳(北京-咸宁)、青银(青岛-石家庄)共建设快充站133座、快充桩532个,基本形成“两纵一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续行里程达2900公里。自200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618座充换电站,2.4万个充电桩,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走在世界前列。
4家车企电动汽车顺利完成“京沪行”活动,表明了凡是符合中国充电标准的电动汽车都能获得高速快充服务。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标准权威,对保护国家民族产业发展、引导国外车企采用中国标准、培育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和规范充换电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的建设也为电动汽车跨城际绿色出行提供坚强充电保障。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专职副总部长叶磊表示,京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的全线贯通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证明了只要有足够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旅程焦虑”绝对不会成为电动车推广的难点,将成为伪命题,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满足电动车用户的长途旅行的需求。
此外,据最新汽车新闻了解到,国家电网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和跨省充电服务结算系统建设,推广统一的充电支付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交费支付方式,并尽快制定合理的收费价格。到2020年,规划建设以“四纵四横”(四纵:沈海、京沪、京台、京港澳,四横:青银、连霍、沪蓉、沪昆)为支撑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续行里程达1.9万公里,大力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