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 > 购车 > 正文

交通部:禁止私家车"接单"参与"专车"经营

昨日,针对近期一些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交通运输部表示,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近日,北京、广州相继认定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为非法运营。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昨日表示,“专车”服务应根据城市发展定位与实际需求,与公共交通、出…

昨日,针对近期一些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交通运输部表示,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


“一号专车”手机客户端界面


近日,北京、广州相继认定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为非法运营。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昨日表示,“专车”服务应根据城市发展定位与实际需求,与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传统客运行业错位服务,开拓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经营。据中国汽车网站了解到,各类“专车”软件公司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运输供需撮合平台,而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树立品牌意识,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同时,交通部对“专车”软件的积极作用进行肯定,当前各类“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交通运输部强调,应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鼓励并规范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服务模式创新,杜绝侵害乘客利益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非法营运,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声音

交通部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是“堵”,接下来还需要“疏”,规范和发展要并举。

出租车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要依法有序地把愿意从事租赁运营的私家车车主纳入正轨。问题在于怎样有序放开出租市场,让私家车愿意接受监管。

未来应该制定出信息化租车的管理条例,对驾驶员、车辆以及运营组织的资质进行规范。建议在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上,一定不要高收费,要从创新驱动上想办法。

■焦点

1提供租赁公司车辆“专车”能走多远?

某叫车平台负责人称,汽车租赁公司实行总量控制,想扩大市场仍存困难

昨日,一家“专车”叫车平台运营企业的负责人认为,交通运输部虽然表示可通过软件向乘客提供正规租赁公司的车辆,但由于我国对汽车租赁公司也实行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的方式,合规的“专车”有限,想要扩大这种预约服务其实非常困难。

该负责人介绍,他们从一开始进入市场就严格遵守相关法规,车辆来自有资质的汽车租赁企业,司机来自劳务派遣公司,叫车平台则将这两块服务捏合在一起。

“这样的操作模式,从目前的法律规定上来说,没有问题,但这种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他说,我国对汽车租赁公司也实行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这就遏制住了合规“专车”发展数量,预约市场就非常难扩大。“所以,我们现在只做正规的租赁公司,发展步子不大。”

“但多样化的出租车服务,‘约租出租车’以及商务类用车的推广是大趋势。”这位负责人说,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这种出租车服务类型已经非常普遍,“约租出租车”的数量甚至超过路上跑的“巡游出租车”。为了满足不同档次的用车需求并保护普通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可以设置一个价格保护机制,比如限定“约租出租车”的价格是普通出租车的数倍,让市场去自由选择。此外,还可以从政策上给予一些优惠,这样既保留了基本的出行需求,也引入了竞争,对消费者是好事。

同时,出租车公司也参与到市场中,比较理想的状态是,租车平台可以对接很多约租出租车服务公司,平台的功能是提供不同的选择给乘客。

2正规出租车公司能否多样化经营?

专家称现有出租车服务单一,应发展高、中、低档车辆,满足商务用车需求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表示,“专车”利用私家车运营于目前的相关法律以及管理规定来看,属于非法运营,也就是“黑车”。但出租车服务单一、陈旧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出行需求,她建议,出租车也应该区别高、中、低档的车辆,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普通以及商务用车的需求。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出租车公司负责人透露,从去年开始,“专车”的介入已经对出租车运营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影响不明显,但“专车”与出租车之间的界限不以政策法规划清,影响将会持续。“现在开会,有些司机抱怨,也听说有一些司机不干正规出租,买了个车干‘黑车’去了。”他说。

作为出租车运营企业的负责人,他对“专车”并不排斥,反而认为,由于手机软件的介入,使商务用车和预约用车结合在一起,方便了乘客,应该鼓励。“其实北京出租车市场一直存在商务用车,长久以来的模式是在酒店门口趴活,或者长期包车。”但这部分量非常少。这几年,出行方式在改变,这块的需求量也在猛增,而商务用车的基数并没有大幅增加。

不论是出租车公司还是租车公司,都需要许可的,这是制约数量发展的最大问题。这位负责人说,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滋生出“专车”等类型的用车。

其实,正规出租车公司可以为乘客提供多样化的租车服务,购买不同档次的车辆。“上世纪90年代,其实北京有5、3、2的要求,就是说50%低档车、30%中档车、20%高档车,租价也不一样,但后来取消了。目前就几家出租车公司可以有高档车,为‘两会’等会务用车准备。”

他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大家的需求,主动研究市场,提出解决方案,他建议可以放开商务用车这种服务的限制,允许其他出租车公司进入商务用车市场,并放开商务用车定价。

■讲述

“专车”司机:

最怕“降星”影响接单量

来京十余年的张师傅以前是一家公司的司机,熟悉北京路况,2014年6月份成为“专车”司机。“我是以劳务公司人员身份驾驶专车,所驾驶车辆属汽车租赁公司。”张师傅说。

汽车频道得知,他介绍过,他一个月能挣7000元,“最大的成本是公司要从每单业务中抽取20%的费用,其余成本还有保养费、油费等,但现在挣的是原来的一倍。”

他认为,他驾驶的“专车”和“黑车”有区别。“我们都经过培训和考核,车辆、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信息均在公司有备案。在服务上,专车提供饮用水、纸巾,接单后,乘客会收到车辆信息、司机电话等信息,这都和‘黑车’有别。”张师傅说。

在从事半年多的专车服务中,张师傅最担心的是接客人迟到:“迟到的话,乘客可能会投诉。”如果被客人投诉,系统会降低对他的评分星级,轻则会在某段时间降低订单呼叫频率,重则手机会被“静默”一天。

张师傅认为,北京出租车市场缺口较大,“希望政府能够为我们组织一个统一管理的公司,既打消公众疑虑,也让我们安安心心地挣钱。”


(汽车责编:郭娜 )
标签:交通部 私家车 专车 中国汽车网站 汽车频道 2015年01月09日 10:0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