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 > 品牌 > 正文

二手车市场洗牌在即 汽车品牌效应渐凸显

自国产汽车品牌排行榜得知,各汽车品牌的授权二手车业务目前进展得参展不齐,相比之下,市场上少数大型二手车经销商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步形成,二手车市新一轮的角力已经展开。日前,一汽丰田又一家二手车交易中心落户华南地区,上汽集团旗下二手交易平台“车享拍”也正式上线,这让逐渐陷于沉寂的二手…

国产汽车品牌排行榜得知,各汽车品牌的授权二手车业务目前进展得参展不齐,相比之下,市场上少数大型二手车经销商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步形成,二手车市新一轮的角力已经展开。

日前,一汽丰田又一家二手车交易中心落户华南地区,上汽集团旗下二手交易平台“车享拍”也正式上线,这让逐渐陷于沉寂的二手车市重新泛起一圈涟漪。记者最近 从本地市场了解到,各汽车品牌的授权二手车业务目前进展得参展不齐,相比之下,市场上少数大型二手车经销商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步形成,二手车市新一轮的角力 已经展开。

整车品牌加快二手车布局

日前,一汽丰田第四家二手车中心店落户珠海,这也是继北京、深圳、大连之后,该品牌在华第四家按照一汽丰田新标准建立的二手车中心店,一汽丰田华南大区经理 司书达表示,其将进一步扩大一汽丰田二手车认证和置换业务在华南地区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司书达告诉南都记者,该二手车中心占地1000平米,室内展厅 可容纳26台二手车展车,将提供一汽丰田安心二手车全方位业务,从置换、收进、评估到收进车辆专业检测、高标准清洁、原厂认证及专业展销与金融保险、保 修、保养一站式全程服务。在一汽丰田的置换认定店内,消费者可享受一站式服务,置换旧车和购买新车一次性完成。事实上,早在2005年,一汽丰田已经着手 建立二手车业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导入二手车置换认定店制度,目前一汽丰田销售全国认定店已达64家。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中的上汽集团则尝试在二手车业务方面进行新一轮摸索。据了解,该集团旗下二手交易平台“车享拍”近期上线,这意味着上汽正式涉足二手车交 易线上领域。二手车事业部总经理吴宏向记者透露,车享拍网将采取B2B(企业对企业)的经营模式,服务的对象将是二手车商。有车企参与背景的二手车B2B 交易平台,拥有自己的很多优势。尤其是自有物流公司和新车运送业务,二手车搭配新车运输,可使到物流成本大大降低。

大型二手车经销商品牌效应增强

早在2000年,各汽车品牌先后推出自己的品牌二手车业务。有研究数据显示,消费者最信赖的二手车来源中,各整车厂的授权品牌二手车占据20%以上。但厂商 和经销商经营品牌二手车也面临诸多挑战,与经销商二手车业务的冲突、难以对经销商进行标准推广、难以对顾客进行品牌推广以及融资困难均是厂商开展品牌二手 车业务的障碍。另一方面,收车慢、对厂商推出的二手车业务的重视程度低、外部不规范市场中的恶性竞争以及经销商对二手车业务的管理混乱也阻碍业务的进一步 发展。尤其是广州,目前本地众多品牌二手车业务处于不温不火之中。从去年底之后直到目前,各地限迁政策以及异地过户手续过长,都对各品牌二手车业务带来了 重大冲击。

相比之下,本地一些规模较大的二手车经销商已经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一定的品牌美誉度。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副秘书长郭俊荣指出,像广州 老字号二手车经销商千里发名车汇以及几年前才迅速发展起来的迈卡易二手车,均在近年推出各具特色的售后质保服务,使得各自的二手车业务量逆市上扬。千里发 名车汇去年率先在业内推出的七天无条件包退车,以及一年质保计划,从去年下半年为该公司带来30%以上的销量提升。

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严斐也表示,由于广州市像千里发名车汇这样的“巨鳄”太少,因此,在整个行业销量下滑比较厉害的环境下,这类注重售后服务的经销商反而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从而提升了其知名度及美誉度。



(汽车责编:郭娜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